长白山采参习俗
人参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因含有丰富的人参皂甙、人参酸、蛋白质、酶类、多肽、氨基酸、人参多糖、人参挥发油、人参二醇、人参三醇、植物硫酸、维生素等,所以,人参专治虚症发热、头痛反胃、小便频数、内伤中风、病后体虚失血等症。人参具有滋补强壮、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提高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长白山区,挖参通常在谷雨后、白露前这段时间。进山采参时,一般是几个人或十几个人一伙,称为“拉帮”;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即“单棍撮”。“拉帮”进山时,有一个大伙都信得过的且有丰富放山经验的“山里通”当把头。采参工具有鹿骨钎子、索拔棍、快当刀、快当斧子、红绒绳、油布、铜钱等。入山时,采参人都带着小米、咸菜和炊具。进山的第一件事是选好地场,在窝风向阳山坳里用树干、树皮搭个窝棚,称之为“压仓子”。再搭个“老爷府”,供奉山神爷老把头。采参人搜山时横排前进,彼此距离约一棍,称之为“排棍”;排中间的人叫“挑杆的”;第一次放山的采参人(称“初把”)在边辊和挑杆的中间,也称之为“压趟子”。
放山人如果发现了人参,就要大声喊:“棒槌!”,这叫“喊山”。把头接问“什么货?”发现人瞅准以后就要立即回答,说出几品叶,然后大伙接着说“快当!快当!”,这叫“接山”。如果喊错了,发现的是一棵草而不是人参,也要挖出来拿着,这叫“喊炸山”了。有时发现的不是一棵人参,而是一片或一簇,就按打头的一棵是几品叶来回答。人参要由把头挖,先用栓有铜钱的红绒绳套在参叶上,为的是给人参带上笼头,怕它逃跑了。也有用草帽盖住人参的。接着,把头要在人参周围的地上划一米见方的框框,四角插上四个人的索拔棍,称之为“固宝”。其他人点燃蒿草熏蚊虫,以便把头集中精力挖参。挖参时先破土,然后用光滑的鹿骨钎子慢慢地一根一根地挖参须子。把参须周围的土抠净后,再用青苔茅子将参拉出来。随后,用青苔茅子、桦树叶、掺上一些原土,把人参包起来,用草绳打成“参包子”。大的参包子由把头拿着。挖完参要砍“照头”,即由把头在附近选一棵红松树,朝着挖参的方向,从树干上剥下一块树皮后,在白茬树干上用刀刻杠。放山的人数刻在左边,有几个人就刻几道杠;右边刻的是几品叶参,几品叶就刻几道杠,这是为了使大家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挖过人参,是人参生长区。
古老的长白山采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