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特产
梅州市美食小吃,舌尖上的梅州市
汤南面线
汤南手工面线于清朝年间传入汤南,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汤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历史上曾是小麦高产区,出产的小麦蛋白质含量高,有“乌金麦”之称,是制作手工面线的理想原料,这是手工面线在汤南得…
汤坑炒粄
汤坑炒粄其历史悠久,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传统手工制作,它的显著特点是色泽洁白、柔软滑爽、柔韧、富有弹性、清香可口、老少皆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风格远近闻名,成为汤坑小吃之一。…
五指毛桃根汤
五指毛桃气味辛甘,性质温和,具有平肝明目,滋阴降火,壮筋活络,健脾开胃,溢气生津,祛湿化滞,清肝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五指毛桃汤对支气管炎、气虚、食欲不振、贫血、胃痛、慢性胃炎及产后少乳等病症都有一定…
黄金粄条
黄金粄条主要以大米为原料,大米浸泡2小时后加水磨浆,取粄浆入锅蒸熟,取出晾干,压成牛舌状,用刀切成条状,粄条纯白、细嫩、坚韧、香滑爽口,风味独特,是客家人喜爱的传统美食。…
仙人粄
仙人板,梅州地区的客家美食之一,也称仙人饭,是夏天特有的小食。仙人板是仙人草熬成的,农历入伏吃仙人板(仙人冻)是客家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人板,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仙人板有降温解暑之功,且无受冷患…
留隍云片糕
据丰顺县志记载,万源斋云片糕为廖氏花公26代裔孙廖如時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在留隍始创制作,历经160多年,专门制作云片糕。到现在廖氏后裔世代相传制作。主要原料为糯米、白糖、芝麻油,辅料是橙…
蕉岭淮山
淮山在我县三圳镇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县淮山主产区之一,产出的淮山历来以品质优、口感好而饮誉一方,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三圳共种植淮山3500亩,总产量5250吨。淮山是蕉岭县十大长寿食品之一…
蕉岭金桔
蕉岭县的金桔主要种植在长潭镇长东村、长潭村、百美村和广福镇洪才村,种植面积共3685亩,总产量达3980吨。其中长潭镇种植面积2985亩,产量3224吨;广福镇洪才村金桔种植面积700亩,产量756吨…
蕉岭豆干
我县年生产豆干达100吨,全县各镇均有生产,尤以广福豆干较为畅销。豆干是蕉岭县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其获得原因是:一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二是营养丰富、产品的口感好、食味佳,达到有益健康、安全食用的要求;…
客家炒猪肠
原料:猪肠400克、咸菜100克、蒜茸10克、姜丝5克、酸甜汁25克。制作方法:先将猪肠揸擦净异味、洗净,切成小段。把切好猪肠用滚沸水飞水刚熟、捞起。起镬放入料头、咸菜、煸炒,落猪肠,调入酸甜汁,急速…
客家白切鸡
美食原料净肥嫩雏母鸡1只(重约0.8~1.2公斤为好),葱120克,姜40克,植物油120克,胡椒粉少许,盐15克,味精8克。美食做法1、将鸡在滚开汤锅内浸烫熟(不宜过熟,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取出…
薯粄
薯板是用一种紫色的形状奇怪的薯仔,把它磨成粉做的,因其本身含淀粉成分有黏性,所以不需额外加面粉了,下油锅炸。蘸上蒜醋汁,香甜爽口,风味独特,深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
黄粄
黄粄黄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首先要选上好的干柴草(如,干茶树枝、干稻草等),把这些干柴草烧成灰,并在灰中加入一些杨梅叶子(调色用)和少许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黄粄吃后过冷),然后,把草木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
客家盆菜
客家盆菜制作单位:梅江区围龙屋星园酒家成品特点:香气浓郁,汤水浓香…
吊烧鸭
吊烧鸭制作单位:梅州市金雁富源大酒店成品特色:蒜香浓郁、皮脆、肉滑、骨香、色泽大红、油亮光润…
走遍梅州市
广东省特产
丰顺县特产
蕉岭县特产
五华县特产
大埔县特产
兴宁市特产
梅县区特产
梅江区特产
平远县特产
梅州市美食小吃
梅州市民俗文化
梅州市十大特产
梅州市全部特产
梅州市地理标志产品
梅州市旅游景点
梅州市十大景点
梅州市地名网
梅州市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