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特产
黄山市美食小吃,舌尖上的黄山市
徽州醉蟹
徽州风味小吃名品。 制法:原料为每只重三两的活蟹共四只,酱油、徽州风光酒、蒜瓣、姜、冰糖、花椒、盐、高粱酒若干。将蟹洗刷干净,沥尽水;取花椒一两,精盐一斤,下锅炒至出香,盛出凉透,称取四钱使用。把姜…
徽州状元饭
状元饭又叫枣子饭,据传是明朝状元刘若宰家中吃的菜。制法:(1)糯米洗净加水蒸熟取出,加白糖90克及少量猪油,搅匀,蜜枣去核备用。(2)用1只大碗抹上猪油,将莲子码在碗中间,加上无核枣子,装上糯米饭,码…
枕头粽
黄山民间小吃名品。米粽全国各地都有。但黄山地区的粽子却独具风味,在包法、形状、内容上都与众不同。“徽州裹粽”大多是“枕头粽”。长大肥硕,两道捆索,四只角、形如枕头。其品种繁多,有肉粽、排骨粽、枣栗粽、…
大呆臭
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
徽州石鸡
徽州山谷洞穴中,有着一种与毒蛇共栖的胸蛙,俗名石鸡,是徽菜中特色的制作材料,石鸡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扑鼻的香味,丰满的后腿,比鸡肉有过之而无不及。徽州的风味名菜清蒸石鸡,清汤见底,盖碗清蒸原味不失。…
宏潭豆腐乳
产于黟县宏潭乡。腐乳白里透红,鲜艳明透,入口酥,细品香、甜、酸、辣咸五味俱全。制作方法与一般腐乳不同。腌制制时,要加入精盐、辣椒粉、五香粉、甜酒、芝麻油等佐料,讲究的还加虾米、火腿肉等物。这种豆腐乳另…
乾隆盖印馃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歙县时,曾化装成平民买黄豆肉馃,很觉好吃。临走时送给饼家一枚小小的印章。饼家知道是乾隆后,便做一块形状像印章的砖块,盖在饼上招徕生意,至今这饼还保持这一古老的工艺黄豆肉酥脆,非常可…
冬瓜饺
冬瓜饺由屯溪迎春馆创立,已有百年历史。 馅心以冬瓜为主料,配猪肉、火腿、香菇、麻油等炒烩,然后加淀粉勾芡而成。 饺子包好后上笼蒸,蒸熟后,馅松嫩,微带卤汁和冬瓜清香,鲜美可口。…
凫绿
【凫绿】传统名茶。“凫绿”是祁门县凫峰乡炒青绿茶的简称,为“屯绿”中的极品。产于祁门县凫峰乡。“凫绿”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匀整壮实、色泽绿润、香高持久,带熟板栗香或蕴藏兰花香。滋味鲜浓回味无穷,汤…
火焙豆腐
火焙豆腐是黄山市屯溪区和休宁县一带的特色小吃。它是将老豆腐切成方块,放在架上发酵,然后在木炭火上烘焙,两边烤成蜡黄,随烤随吃,吃时在豆腐上抹上辣酱、麻油等佐料,入口更为鲜美。…
火炉饼
徽州风味小吃名品,又称火炉饼,是一种用干菜和猪肉丁作馅的小烧饼。经火炉烤熟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刚出炉的蟹壳黄奇香浓烈,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其味隽永。 制法:用熬炼七…
红烧桃花鳜
“红烧桃花鳜”是徽州特产名菜之一。桃花鳜原名石级鱼,在桃花盛开时最肥美,故名桃花鳜。此类小鱼常在山区清澈的小溪中游曳,颜色与溪中的鹅卵石颜色相仿。 做法:取桃花盛开时节的新鲜石鳜鱼,鱼身两侧打上荷叶…
祁门葛粉圆子
葛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在祁门很常见。其根部粗大且富含淀粉,将葛根挖取回来,洗净后舂碎,再用清水浸泡,滤去渣子,即可提取出葛粉。葛粉的食用方法很多,祁门乡间,用葛粉做圆子当菜,别有风味。葛粉圆子做法比较…
烂腌菜煮豆腐
烂腌菜煮豆腐是祁门地道的农家菜,一般为冬季时吃。做法相当简单:取腌菜缸里腌制时间较长,已经烂透了的腌白菜,注意不可变质,配上新鲜上好的豆腐,最好是农家自制的卤水豆腐,切成薄片,一起入锅,倒入清水,以浸…
祁门苦槠豆腐
苦槠豆腐制法与楂子豆腐制法大同小异,这两种豆腐均呈酱褐色,光滑而微透明,祁门人一般用其配以红辣椒、腌菜等同炒,添加生姜、大蒜和香葱等作料,炒时有讲究,做到锅热油老,慢慢煎炸,切忌乱翻,否则易碎。风味独…
走遍黄山市
安徽省特产
徽州特产
祁门特产
歙县特产
休宁县特产
黄山区特产
黟县特产
屯溪特产
黄山市美食小吃
黄山市民俗文化
黄山市十大特产
黄山市全部特产
黄山市地理标志产品
黄山市旅游景点
黄山市十大景点
黄山市地名网
黄山市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