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特产
北京市民俗文化
曹雪芹(西山)传说
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曾在海淀生活、著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与传说。这些资料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含曹雪芹的个性、身世、经历、亲戚、朋友、居所以及他如何写作《红楼梦》,如何扶危济困等等各方…
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
1925年,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几位清宫御膳房的师傅在公园北岸建起了小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专门仿照御膳房制作方法,经营风味菜肴及面点小吃。1956年更名为“仿膳饭庄”,1959年由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
房山古琴斫制技艺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多年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上古为五弦…
房山形意拳
形意拳为北京市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三大内家拳。形意拳的风格是硬打硬进,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老能吸收山西戴氏心意六合拳的内容后…
汉白玉雕刻
汉白玉雕刻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白玉雕刻是中国皇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周总理誉为国宝,几千年来,涌现出无数精美恢宏的杰作。从汉代到隋唐时期汉白玉雕刻被广泛用于石经雕刻,…
老北京烧饼制作技艺
老北京烧饼制作技艺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人讲究吃烧饼,老北京多层麻酱烧饼历史悠久。追源溯流,东汉始有烧饼,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锅、髓饼、新样、满…
田氏阴阳八卦掌
田氏阴阳八卦掌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明末清初年间,在四川峨眉山与青城山一带,由碧云、静云两位道长所传。田氏阴阳八卦掌被认定为八卦掌三大主要流派之一。已有三百余年。田氏阴阳八卦掌,乃先辈采《周…
薛庄村高跷会
薛庄村高跷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至今已传承约400年历史,表演内容是水浒传中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后来为了庆祝胜利和纪念梁山好汉,民间花会高跷会,所有的人物形象就以水浒人物为造型,展开…
房山剪纸
剪纸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浑朴天然,多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
北窖村吵子会
北窖村吵子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窖村位于佛子庄乡南部,元代以前成村,村内共有五档民间花会。根据村内民俗,在每年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出会。出会时,首先在本村村大庙祭拜、请会,然后是走会,走会又称…
北窖村大鼓会
北窖村大鼓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民间音乐。创建初期为陈家私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承八代、自1796年至今会首分别为陈义得、陈义顺、陈庆林、隗荣桐、隗炳朝、隗富义、隗永让、隗合友。大鼓…
半壁店村高跷会
半壁店村高跷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南50公里处河北镇半壁店村,明代成村,时属房山县,村东是沿东公路,大石河水自村边流过,村西与世界地质公园石花洞相连,村南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隔山相…
半壁店村太平鼓
半壁店村太平鼓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房山区河北镇半壁店村村域面积7200余亩,村域内有建于明代的王仙洞庙遗址一处。半壁店村太平鼓始于清代,历经民国,传承至今。太平鼓是该村百姓打发农历腊月与正月…
西苑村山梆子戏
西苑村山梆子戏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宋代以来,大安山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宋代白话为主要词汇且与河北的唐山话极为近似的语言。这种独特的语言就像是北京古代的“语言化石”。类似山西梆子和河北梆子的…
燕春斋手工书画装裱技艺
书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战国帛画、缯书上的滥觞到西汉大帛画轴的基本成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装裱工艺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在唐代,唐太宗李…
走遍北京市
海淀区特产
房山区特产
西城区特产
东城区特产
朝阳区特产
延庆区特产
密云特产
怀柔特产
顺义区特产
丰台区特产
门头沟区特产
平谷区特产
通州区特产
石景山区特产
昌平特产
大兴区特产
北京市美食小吃
北京市老字号
北京市民俗文化
北京市十大特产
北京市全部特产
北京市地理标志产品
北京市旅游景点
北京市十大景点
北京市地名网
北京市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