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民俗文化
宽城剪纸
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长城脚下,喜峰口外,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全县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0%。从事民间剪纸的艺人几乎全部是满族人。剪纸作品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情特色,花鸟鱼虫,动物人物作品…
大名“南宫碑体”书法艺术
南宫碑书体书法为清代书法家张裕钊所创,因其书写的《重修南宫县学记碑》为代表作品,故此书体称之谓南宫碑。此书字体结构外方内圆,用笔以藏锋为主,字体挺拔劲健。南宫碑书法于1920年由张裕钊弟子-——盐商王…
于家石头建筑技艺
井陉于家石头建筑技艺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于家石头村民五百年来世代传承的独特的太行山区石头建筑艺术。于家石头建筑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全村一色青石建筑,一律就地取材,一刬农家手艺,一派古村风貌,表现…
馆陶木偶戏
馆陶县位于邯郸东部,与山东接壤。木偶剧,历史悠久,据传汉朝时就已出现。在上世纪中期曾活跃于冀南鲁西北一带,形式独特,唱腔脍炙人口,颇受群众喜欢。木偶剧又称傀儡戏,为戏剧性的表演,现存的木偶剧形式有三种…
孩模烧制技艺
魏县孩模源于唐、宋瓦当。明代成为一独立技艺,经民间艺人的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线条粗犷,简洁明快,造型简练夸张,生动形象、质朴厚重、突出个性特点,具有较高的浮雕艺术技巧。孩模制作上分绘稿、…
隆化中幡
隆化中幡是隆化县流传的民间杂耍,形成于明朝末期清朝初期,兴盛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期间,至今已有400余年。新中国诞生后,很快得到普及发展。文革期间又几近灭亡。1984年以后经过县文化部门挖掘整理、提高,逐…
同聚祥酒酿造技艺
“同聚祥”酒酿造技艺为青县金牛镇双庄科陈氏后裔十五世陈大臣,于光绪初年(1877)创制。130年前,陈大臣及其子陈月波在青县兴济镇北街创办酒坊,品牌为“同聚祥”。“同聚祥”品牌白酒的酿造工艺为陈大臣及…
古建青砖制作技艺
出岸四村位于任丘西部,属出岸镇。任丘市出岸镇古建砖厂,该厂是生产仿古青砖的专业厂家,产品专供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潭公园古建筑修缮使用。青砖作为古建筑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青砖作在我国已有久远的烧制历史。…
驴肉火烧制作技艺
河间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素有“京南第一府”美称,成为古代北方军事、经济、文化重镇。由于各地商贾云集于此,推动了河间“餐饮业”的发展。各家饭店为招揽食客,掌柜的精心经营,师傅们各显神通,竞相施…
成安落子
成安县地处河北省南部,临近鲁、豫、晋三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成安戏剧事业迅速发展,极早走向繁荣。县内流行剧种颇多,有豫剧、曲剧、平调、怀调、京剧、四股弦等十余种,而在群众中最有影响的当数本地落子腔。这…
戏曲脸谱制作技艺
戏曲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中国戏曲理论家翁偶虹曾撰文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
大厂景泰蓝制作技艺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大厂回族自治县的景泰蓝(铜…
龙狮道具制作技艺
正定龙狮道具制作技艺由来已久,中国老百姓自古就有舞龙舞狮的习俗,自古正定为路、郡、府、县治所所在地,地理位置显赫,经济文化繁荣,正定龙狮道具制作中心,为手工作坊式经济运行模式,多年来一直是买家口碑相互…
鸡泽冀南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梨铧片伴奏而得名(现用月牙铜板伴奏),属于曲艺,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主要流传于山东、河北省南部。冀南梨花大鼓主要流布于河北南部的邯郸鸡泽县、邢台威县等地。梨花大鼓…
中山松醪酿造技艺
中山松醪酒的发源地位于定州市北部约十五公里处的庞村镇西南宋村。唐河北岸的西南宋村,有一个被当地人誉为神奇之泉的黑龙泉(俗称老龙窝)。该井泉水水质上乘,在古代,这里的人们就知道利用此泉养生和酿酒。厂区周…
走遍河北省
石家庄特产
邯郸特产
保定特产
沧州特产
唐山市特产
廊坊特产
邢台市特产
承德特产
张家口特产
衡水特产
秦皇岛特产
雄安新区特产
河北省美食小吃
河北省老字号
河北省民俗文化
河北省十大特产
河北省全部特产
河北省地理标志产品
河北省旅游景点
河北省十大景点
河北省地名网
河北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