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民俗文化
临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系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尖冢镇地方特产,主要分布在尖冢村。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二十九世祖王廷铨公使工艺日臻完善,传进皇宫…
深州梅花拳
深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辖。深州梅花拳主要流传于深州市北溪村以及周边十几个村庄,此外,相邻的武强县、饶阳县的部分村庄也有众多的习练者。梅花拳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西周,但不可考,至明末后百代三世祖…
内丘县郭巨孝文化
郭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郭巨孝母埋儿获黄金的故事在全国广为流传,其孝母埋儿获金的发源地就在内丘。他的故事传说和敬老爱老之风在内丘更为传颂不衰,形成了独特的郭巨孝文化。目前,郭巨孝文化被列入《…
蜂蜜麻糖制作工艺
蜂蜜麻糖制作工艺(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山市新新麻糖厂生产的“蜂王牌”蜂蜜麻糖,属于地方传统风味,是唐山特产。由于手工操作技艺十分繁杂和细腻,再加上所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邢窑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七大名窑之一,邢窑始于北朝,盛于唐,衰于五代,烧制时间约800多年,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邢窑以产品种类丰…
定瓷烧制技艺
定窑创烧于宋代,盛于北宋、金,终于元,盛产白瓷,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中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以装饰见长的窑系,最早使用覆烧法烧制瓷器,是陶瓷史上一项伟…
内邱扇鼓腔
内邱扇鼓腔是流传在内邱北部中张村、高望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因表演时边舞边击鼓歌唱而得名。根据《河北舞蹈志》记载,内邱中张村老艺人李志春讲,扇鼓腔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因无史料可证,只有凭借艺人传说,可…
大城西子牙高跷
西子牙河北村位于廊坊市大城县北部偏东,北与文安接壤,东与天津静海相邻。据县志记载,该村吕氏为周朝齐国姜太公后裔,战国初,因“田氏代齐”子孙四处逃亡,其少分支迁此安居。西子牙河北高跷兴办于清道光年间,迄…
丰南翟氏锔瓷
丰南翟氏锔瓷(2013年入选唐山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锔瓷技艺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而产生的,是服务于人们的行业。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锔瓷技艺始于宋代,自宋以来不断发展繁荣…
赵三烧鸡手工制作技艺
赵三烧鸡手工制作技艺(2009年入选唐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三烧鸡”这一地方名吃,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年啊历史。在唐、秦两地可以说提起“赵三烧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赵三烧…
广宗梅花拳
梅花拳古称梅拳,是中国较为古老的汉族传统拳种之一。《梅拳秘谱》上说:“梅拳之始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传云汉时已有,至今已有百余世矣。”梅花拳也叫梅花桩,是干支五势梅花桩的简称,属昆仑派。梅花拳的组织形式…
四远香麻糖制作技艺
四远香麻糖制作技艺(2011年入选唐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山隆义实业(集团)公司四远香糕点厂生产的蜂蜜麻糖属于地方性传统风味,是唐山特产,由于手工操作工艺十分繁杂加之所使用原材料均是纯天…
赵州扇鼓
扇鼓起源于汉代,是由乞讨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行为演变而来的,是一种群众性很强的自娱性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明清两代遍及城乡各阶层,明未清初流传到赵县一带,主要分布在城东杨户,城南田村、北王村,城北中章等地…
玉田剪纸
玉田剪纸(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剪纸艺术为百工之母,从新石器时期各文化类型的彩陶纹样(人面、人形纹、麟纹、蛙纹、云纹、锯齿纹、网纹等)就已表现出先民们对视觉物态深刻的认…
丛台扇鼓
在冀南邯郸丛台区,每逢民间庙会,就有以扇鼓舞作为敬神舞蹈的习俗。扇鼓又名喜乐、迎春鼓。扇鼓的基本鼓点有单点、双点、一花点、半拍击点、小碎子点等。所用曲调以民歌、小曲、地方小唱腔为主,表演形式单人多人均…
走遍河北省
石家庄特产
邯郸特产
保定特产
沧州特产
唐山市特产
廊坊特产
邢台市特产
承德特产
张家口特产
衡水特产
秦皇岛特产
雄安新区特产
河北省美食小吃
河北省老字号
河北省民俗文化
河北省十大特产
河北省全部特产
河北省地理标志产品
河北省旅游景点
河北省十大景点
河北省地名网
河北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