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特产
上海市民俗文化
灯彩(上海灯彩)
上海灯彩是在上海都市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灯彩艺术,它继承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并加以合理发展,不仅材质有所更新,品种也更为丰富。海派灯彩分撑棚灯、走马灯、宫灯、立体动物灯四大类型,其中以何克明为代表的…
面人(上海面人赵)
面人也称“面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它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百姓喜爱。面人多以动物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地方戏曲中的人物为题材,基本形制分“签举式”和“案置式…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三十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上海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20世纪初,城隍庙大街(今方浜中路)、五马路(今广东路)、六马路(现北海路)一带集聚了几十家乐器作坊。1956年,上海民族乐器业全行业实行合作化,其中…
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
鲁庵印泥系20世纪初上海印泥名家张鲁庵所创,其制作技艺别具特色,在上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独树一帜。张鲁庵是清末民初上海的印泥大师,也是当时全国篆刻资料最丰富的收藏家之一,他收藏的印谱有《十钟山房印举》等…
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
旗袍源于清代旗女之袍,辛亥革命后,满族旗袍多被旗女弃用。20世纪20年代后才略有恢复。但这时的旗袍在款式、裁剪方式、穿着对象上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因发生在中西服饰文化交汇的上海,故又称之为“海派旗袍”。…
朱氏推拿疗法
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由上海嘉定黄墙中医世家六世医朱春霆先生创立,其子朱鼎成先生衣钵相传。朱氏一指禅推拿是近代中医推拿最著名的流派之一。其根基为中医巨著《黄帝内经》和达摩所创“一指禅推拿”,其手法有推、拿…
中医正骨疗法(上海石氏伤科疗法)
石氏伤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享誉上海的一大中医骨伤科流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学科。2008年,石氏伤科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
中医正骨疗法(魏氏伤科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魏氏伤科疗法),上海市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魏氏伤科疗法源自山东曹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医骨伤科专家魏指薪在上海创立魏氏伤科,20世纪30~40年代,魏氏伤科已名…
中医正骨疗法(施氏伤科疗法)
施氏伤科疗法,源于已故全国500名老中医、上海“伤科八大家”之一——施维智先生。始于清朝道光年间江苏海门施镇仓,历经五代家传,至1938年施维智先生悬壶沪上,1958年转入国营医院,广收门徒,直至19…
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技艺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宋元以来,流行木版水印的书籍插图;明代以后,此风更是盛极一时。明末…
走遍上海市
黄浦区特产
浦东新区特产
静安区特产
青浦区特产
崇明特产
奉贤区特产
徐汇区特产
松江区特产
嘉定区特产
闵行区特产
金山区特产
宝山区特产
长宁区特产
杨浦区特产
虹口区特产
普陀区特产
上海市美食小吃
上海市老字号
上海市民俗文化
上海市十大特产
上海市全部特产
上海市地理标志产品
上海市旅游景点
上海市十大景点
上海市地名网
上海市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