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鄞州竹编
竹编品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历史至少逾五、六千年以上,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被普遍使用,如竹筐、竹篮、竹箩、竹席、竹床、竹笛(萧)及各种竹编艺术品等等。旧时,人们称竹制品艺人为簟匠,俗称“篾匠师傅”。…
宁波高跷
《高跷》是一种民间舞蹈,俗称“踏高跷”。瞻岐高跷据传是该镇东坑村人周祖这,在北方当兵时学会后于解放初期传入的。先后在当地庙会、文艺会演和各种庆贺活动中亮相,受到群众的瞩目和好评,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了。…
温州过年习俗
冬节”吃汤圆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晒酱油肉和鳗鲞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
宁波竹刻技艺
竹刻,又称竹雕,即在竹子上(含竹根)施行雕刻工艺,它始于唐时,盛于明代,一直以来作为一种高雅的手工艺术品而被人们所喜爱。过去都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乃至宫庭和官府的实用品或陈设用品,建国后则逐渐地进入普…
草席编织技艺
草席,俗称“席子、席爿、滑子、凉席、席”等,用蔺草编织而成,考古证实,中国草席的发祥地在鄞州的古林镇,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草席残片,当时的先民们用此来遮身、铺地或避风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古林…
瘄科中医
州区栎社瘄科中医开设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专治小儿出瘄子(麻疹)和水痘的独到医术闻名远近,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时间。其第一代传人叫仇志棠,行医乡里四十余年,期间将其医术传授给了女婿盛夫宝。盛学医和独立从医…
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
年糕,作为谢年祭祀的供品,含“年年高”的意思,就像南方视馒头为“发”、北方视饺子为“元宝”一样,被列为宁绍地区的食点之首。相传是大禹治水后,给浙江百姓带来实惠,大家就用他老人家整好的水田上结出来的粮食…
宁波面塑技艺
作为中国的民间手工技艺,面塑(也叫面人)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封演著的《封氏闻见记.六》中有“玄宗朝海内设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膜,有假花、假果、粉人面帐之属”句,新疆等地考古也发现有面…
温岭洞房经
温岭“洞房经”是存在于温岭各地的传统习俗。唱“洞房经”是我国东南地区具有典型特征的婚俗文化现象,它与古吴越和百越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洞房经”包括“念傧相”和唱“洞房经”两个部分。整个婚礼仪式都伴…
寿全斋中药文化
宁波寿全斋药店创设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始人为王立鳌和孙将壳(后孙退出,由王氏独家经营,代代相传,解放后历经公私合营、股份制企业等,现为民营公司),原店址在最繁华的今中山东路56号。该…
甬式家具制作技艺
甬式家具俗称宁式(含舟山地区)家具,其基础结构与七千前的河姆渡人发明的卯榫构架一脉相承。唐代,有日本头陀对甬式家具作过记载,现存南宋宰相史浩墓前的石椅为当时甬式家具最早的实物写照,明代时其材质以本地为…
绍兴谜语
绍兴民间谜语是流传于古越地中心绍兴及周边一带,融合了绍兴方言与风土人情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谜语形式,是越地百姓不分男女老少共同享有的一群众性文化娱乐载体。它既是谜语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绍兴地域文化的重…
温州划龙舟
温州各乡都有龙船,各庙宇设香官神,专管划龙船。每逢端阳节,有些地方要做新龙船,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各地乡风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开殿门,祭神后即开划,俗叫“上水”,龙船归去叫“收香”…
洞头八大巧
木头船为什么用火烧?驾舟怎么要靠双脚?东海之滨,瓯江口外,“百岛洞头”除了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外,由于岛上居民的先辈,三分之二来自福建的泉州、厦门、漳州等地,三分之一来自温州的周边县,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
祭祖习俗(太公祭)
太公祭是浙南人民尊明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刘基为“太公”,在其出生地文成县南田镇举行的以家族祭祀为主,间偶有由地方政府公祭,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远、形式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文成南田地处…
走遍浙江省
宁波特产
杭州特产
绍兴特产
温州特产
台州市特产
嘉兴特产
金华特产
丽水特产
湖州特产
舟山特产
衢州特产
浙江省美食小吃
浙江省老字号
浙江省民俗文化
浙江省十大特产
浙江省全部特产
浙江省地理标志产品
浙江省旅游景点
浙江省十大景点
浙江省地名网
浙江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