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嘉兴黑陶烧制技艺
嘉兴黑陶烧制技艺嘉兴黑陶源头可以追溯至七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嘉兴市南湖区雀墓桥出土的尖脚三足黑陶,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精湛的工艺品。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是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
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
西湖龙井茶主要产于杭州西湖区原西湖乡和龙坞镇等山区,因盛产茶叶的龙井风景名胜而得名,西湖区现有龙井茶保护区面积12027亩。杭州产茶,始于唐代之前,唐陆羽《茶经》讲到杭州天竺、灵隐产茶。唐末宋初,杭州…
海宁三把刀制作技艺
海宁三把刀制作技艺海宁三把刀,即药刀、片刀和糕刀。以“海宁三把刀”著称的周顺兴铁店开业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1888年,周顺兴铁店第二代传人周富亭锻制成药刀、片刀和糕刀。1945年,三把刀创始人…
高竿船技
高竿船,又名“标竿船”,俗称“蚕花船”。高竿船技是桐乡洲泉镇一带的一项传统民间杂技活动,也是与蚕乡风俗有关的一种娱乐形式。高竿船技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为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演…
桐乡竹刻
桐乡竹刻竹刻是传统雕刻艺术,也称“竹雕”,是指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起源很早,《礼记?玉藻》记载:“士大夫饰竹以为笏。”现知较早的竹刻实物是西汉马王堆一…
桐乡灰塑
石灰堆塑,也叫“灰塑”、“灰批”,是用石灰在建筑物上雕塑、造型的工艺,属于建筑装饰艺术之一。石灰堆塑出现的时代很早,以明清两代最为盛行,现存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的郡马梁祠牌坊是灰塑与砖雕装饰相结…
贝雕制作工艺
贝壳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商代到秦代,贝类中的一种,被打磨穿孔后,长期当作货币使用,这就是贝币。春秋战国时期,贝壳被普遍制成项链、臂饰、腰饰、服饰等,甚至还出现了马饰、车饰。…
秀洲民间绘画
嘉兴市秀洲区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1988年与陕西户县、河北束鹿、上海金山等地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为打造农民画特色文化品牌,秀洲区先后在2001年、2004年、2007…
船模制作工艺
清朝中后期秀山的古帆船,载重大约为320吨{8500担(每担为164斤)}。造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事海运业。随着沿海港口开埠,海上运输业渐渐繁荣起来,1922年前秀山此类型船只达到了190多艘。航线也…
桐乡木雕书刻
木雕书刻是用刻刀在木质材料上把用毛笔、宣纸创作的平面书法墨迹雕刻成立体造型的民间书法雕刻艺术,可能源于宋代的刻帖。宋代的刻帖以及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在竹木等材料上刻字,可以算是早期的书刻。桐乡的木雕书刻…
杭派书画装裱工艺
杭派书画装裱工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杭派书画装裱工艺作为传统技艺,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对那…
平湖花鼓戏
平湖花鼓戏又称“西乡花鼓戏”,最早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据传是在棉农采摘棉花的劳动中产生的。明清时,平湖普遍植棉,广陈、新仓、黄姑、全塘一带的棉农在劳动中口头创作了大量的拓花山歌、采花山歌。民间艺人把这些…
平湖西瓜灯
西瓜灯是在西瓜外皮上精雕细刻各种花样以供人赏玩的一种特色灯彩。平湖西瓜灯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进士黄之隽的《西瓜灯十八韵》、邑人张逢年的西瓜灯诗证明平湖西瓜灯至少有三百二十多年…
桐乡风筝制作技艺
桐乡风筝制作技艺桐乡风筝的制作比较讲究。将竹劈成篾,每根约0.3厘米粗,磨光,按风筝形状所需剪成不同长短。将竹篾用棉纱线结扎,弯曲部位用灯火熏热,慢慢使其弯曲,结扎成形。动物头用篾扎成,部分部位用少量…
嘉兴灶头画
嘉兴灶头画是嘉兴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民间艺人以灶头为载体,用绘画颜料在灶壁的各个部位绘制图案,又称“灶画”、“灶壁画”。在嘉兴市各县(市、区)中,均有绘制灶头画的传统。旧时,不论是两眼灶还是三眼灶,从…
走遍浙江省
宁波特产
杭州特产
绍兴特产
温州特产
台州市特产
嘉兴特产
金华特产
丽水特产
湖州特产
舟山特产
衢州特产
浙江省美食小吃
浙江省老字号
浙江省民俗文化
浙江省十大特产
浙江省全部特产
浙江省地理标志产品
浙江省旅游景点
浙江省十大景点
浙江省地名网
浙江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