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奉化吹打
据民间艺人口传和明代文人余怀的《板桥杂记》、张岱的《陶庵梦忆》等著作记载介绍,奉化吹打明代中叶就已盛行。在漫长的历史中,城乡民间器乐活动,代代相传,并融入民俗礼仪中。每逢庙会节日、喜庆婚嫁、丧葬祭祀,…
杭州小热昏
追溯小热昏渊源,据有关资料查证,宋元时期宁波已有说诨话,这样算来,应有四五百年历史。也有人说它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
泰顺畲族民歌
浙江省的畲族主要分布在丽水、温州各地区与衢州、杭州境内。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县级畲族自治区。唱山歌是畲族人民劳动和生活中一种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男女老少,大都善歌。畲族有“盘歌”(对歌)的习…
蓝花布印染技艺
蓝花布印染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的技艺,早在《光绪仙居县志》就有记载。蓝花布印染在汉晋期间就传入浙江仙居,经历唐、宋时期的孕育,到清末至解放初发展至鼎盛时期,蓝印花布品种花样达2…
廿八都古民居建筑艺术
廿八都古镇因四周关隘拱卫,少受战乱干扰,至今仍保存有两段较完整的约1公里长的古商业街道和36座民居古建。镇上的枫溪街是上个世纪保存下来的,窄得无法通行汽车,但两边店铺密集,户户相挨,居民家内都十分干净…
民间灶画
遍布嘉兴农村的灶头画,代表着农家独特的审美情趣,映衬着百姓对红火生活的向往,是江南水乡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成为嘉兴地区独特的乡土艺术的代表作。去年年底,嘉兴灶头画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西塘八珍糕制作技艺
八珍糕是一种夏令防病食品,以糕内有八味中药成分而得名,产自嘉善县西塘镇。原西塘钟介福药店是百年老店,所产八珍糕是创始人钟稻荪在1885年参考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内八仙糕处方,结合临床经验,应用本…
湖州羽毛扇制作技艺
湖州羽毛扇,俗称鸟毛扇,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传统工艺品,与苏州团扇、杭州折线扇并誉为中国三大名扇。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湖州羽毛扇制作业十分兴盛,其工艺精湛、品质优良,已名播于世。《羽扇…
水龙会
预防火灾,保一方平安,明清时期,绍兴各村落都置木制水龙,并成立龙会。在火灾时,水龙奔赴现场扑救。龙会为了加强对“龙兵们”的训练,常备不懈,使救火龙拉得出,用得上,每年农历六月廿三日,俗传为火神菩萨生日…
皤滩盐埠商号和民居建筑艺术
皤滩在历史上曾是一座繁华的古镇,也是台州通向内地的重要河埠。在历史的变迁中,这里遗下了大量的古迹,其中以街道和民宅建筑最有特色,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代商业文明的古迹。皤滩古镇的“龙形”古街,是三华里长…
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
衢州建城已有1800年历史,位于钱塘江上游,闽、浙、赣、皖四省毗邻之处,素为“四省通衢”“五路总头”的水陆交通枢纽,是江浙及北方各地至赣、闽及西转数省的通道,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来往于衢州的达官、名将…
灯彩(乐清首饰龙)
首饰龙民间俗称为“龙船灯”,起源于明代。依照鱼船结构,整个首架是以一条弧形木条做基础,上面用竹条和篾丝糊纸扎成一只龙船。全长4.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中间龙身有5至7层楼楼阁,置亭…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也叫“四明文书”。曲艺的一种。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原为文人的业余演唱,清末出现专业艺人。早期为按生、旦、净、末等分角色演唱,后发展为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
平阳牛筋琴制作技艺
牛筋琴又称唱词琴,誉称天下第一琴,是温州鼓词的主要伴奏乐器。温州鼓词的伴奏乐器原来只是一面小扁鼓。清光绪年间,平阳著名鼓词艺人陈昌牌在弹棉花师傅弹棉弓的牛筋弦弹出的“当、当”声音启发下,研制出用牛筋弦…
枧桥鼓制作技艺
中国是鼓的故乡,《诗经》里有“击鼓其镗,踊跃角兵”的记述。《左传》中有“援捋而鼓”的描述。古人祭祀时,“以鼓驱邪”,生活中也有“敲鼓报更”,这些记载便表明,鼓很早便在我国运用,并与劳动人民生活密切相连…
走遍浙江省
宁波特产
杭州特产
绍兴特产
温州特产
台州市特产
嘉兴特产
金华特产
丽水特产
湖州特产
舟山特产
衢州特产
浙江省美食小吃
浙江省老字号
浙江省民俗文化
浙江省十大特产
浙江省全部特产
浙江省地理标志产品
浙江省旅游景点
浙江省十大景点
浙江省地名网
浙江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