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特产
安徽省民俗文化
庐州吴氏船模制作技艺
古城庐州地处皖中,其南北交汇、东西咸宜,文化底蕴丰厚。这种人文地理环境为附着于农耕文化、水运文化的船模制作技艺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使之成为江淮地区独具特色、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民族传统手工…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安庆市宜秀区)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十三世纪起源于皇家宫廷造办处,至清乾隆时期达到全面兴盛。铸胎掐丝珐琅,集青铜铸造、瓷器上彩、传统绘画、雕刻、鎏金等众多工艺于一体,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清代晚期,随着封建皇…
淮北泥塑
民间泥塑又称传统泥塑,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又以塑庙神为主要形式传承下来,解放前,在民间有着广阔的市场,深受群众的欢迎和乐见。作为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的淮北大平原,特别是濉溪县国家级文化之乡临涣镇地表下(…
皖南根雕
皖南根雕在广德流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据记载,清代皖南的太平县有个根雕艺术家叫汤俎,到皖南山区采挖古木树根创作人物鸟兽,颇有美誉。经不断传承发展,皖南根雕已形成多品种系列,并绵延至今。发展鼎盛时期为清…
青铜器修复技艺
青铜器修复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古已有之,经过历代发展已成为集焊接、整形、补配、作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形成了以苏州派(南派)和北京派(北派)为代表的两大技术派别,涌现出金云松、张泰恩等一批青铜器修…
庐州木雕(合肥市包河区)
庐州木雕流行于皖、浙地区,主要发起在合肥市肥西县、包河区一带,是综合东阳木雕与徽州木雕与一体的民间独特技艺,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庐州木雕在制作上吸纳了东阳木雕的作派、在风格上沿习了徽州木雕的儒家文…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是石台县传统的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在皖南一带,尤以石台(古称石埭,1965年更为现名)为之最。雾里青茶园位于海拔千米的高山云雾之中,常年被云雾笼罩,所以当地人称此茶为“雾里青”。马…
戴氏正骨法
发源于含山县林头镇东关社区向日方村的祖传医伤正骨技艺——戴氏正骨法(俗称东关祖传接骨),在含山县乃至皖中、江淮地区,可谓声名远扬,每年慕名前来治疗骨伤的患者超过万人,受到广大患者和当地百姓的青睐和推崇…
徽州烧饼制作技艺
徽州烧饼又名“黄山烧饼”,亦称“火炉饼”,因经木炭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又别称“蟹壳黄烧饼”。是黄山乃至古徽州传统特色民间小吃。明清时期,徽商鼎盛。足迹遍步四海,商贸贯通中西。在徽商的发源地…
垓下独杆轿
垓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独杆轿”就是地方文化瑰宝中的一项。所谓“独杆轿”,顾名思义,就是以独杆作轿,大不同于一般的舆轿。此轿既无轿围,亦无两根轿…
庄子的传说
据《史记》记载:“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蒙城殷称冡,或曰北冡,甲骨文曰“冡侯”,即冡国。周为蒙国,内有漆园,汉为山桑县,,后称山桑、蒙郡、蒙县、涡州等。直到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蒙城县,一…
花山剪纸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并创作的直接反应了劳动人民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具有民族特色,它与人民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形式。剪纸,又叫刻纸,窗…
走遍安徽省
黄山市特产
安庆市特产
宣城市特产
阜阳市特产
合肥市特产
滁州市特产
亳州市特产
池州市特产
六安市特产
马鞍山市特产
宿州市特产
芜湖市特产
淮南市特产
蚌埠市特产
淮北市特产
铜陵市特产
安徽省美食小吃
安徽省老字号
安徽省民俗文化
安徽省十大特产
安徽省全部特产
安徽省地理标志产品
安徽省旅游景点
安徽省十大景点
安徽省地名网
安徽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