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民俗文化
永泰椽板龙
椽板龙,始于清康熙年间,原由一条条板凳连接而成,舞动时消耗体能太大,且动作笨拙不美观,后改用椽板制作,这样摆起来显然轻便自如许多。游龙开始时,前有一队大灯笼引路,接着鸣锣开道,再下面是彩旗队,然后是一…
滩涂泥撬制作工艺
连江马鼻泥橇,又名“木马”、“土溜”、“土板”,它是我县沿海一带渔民讨小海的作业工具。泥橇经刨光制成,头尾部呈上翘状,突起约8公分,长约1.8米,通高55公分,宽仅18公分左右,前部有一根30公分左右…
禅和曲
禅和曲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即唐代梵呗的遗响o禅和曲源于宗教音乐,是融佛教和道教音乐为一体的佛曲。祥和曲的演奏形式,分坛上和坛下两部。100多年前福州鼓楼地区的地方宗教组织“斗堂”(带有业余娱乐性质的团体…
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
“三月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踏青节”,也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在宁德畲乡,“三月三”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每年的这天,畲民便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以独特的形式来庆祝节日:举办三月三盘歌会、吃乌饭、请畲…
安溪蓝印花布
安溪蓝印花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是安溪古、近代最为普及的纺织品。蓝印花布采用安溪当地的天然蓝草染色,工艺简单:用油纸刻成所需要的镂空图案,以绿豆粉拌石灰浆漏印在白布上,放入蓝料桶中浸泡,最后在溪里漂…
沙县肩头棚
肩膀棚又称肩膀戏,在沙县流行已有百余年,是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最初是孩童在台阁上,表演简单的故事、戏剧,由人们抬着,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肩膀戏”,改为肩托3-6岁小演员进行表演…
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
延平区塔前大腔金线傀儡戏班称“台”,通常起名为“盛兴台”等,艺人两人。全部服装、道具、打击乐器、傀儡等,仅需两箩筐即可装完,正好合成一担,百姓称为“傀儡担“。戏班由家庭血缘关系传承,如子承父、侄承叔、…
邵武三角戏
三角戏是主要流行于邵武及其周边的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原来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而得名。其起源大约在明清之际,是由花鼓戏、黄梅戏、采茶戏、邵武民歌融汇演变而成的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三角戏从产生伊始迄今有…
武平民俗绝技
上刀山、过火海是武平县永平乡中湍村的民俗绝技。有150多年的历史,由村中蓝姓家族男性传承,不外传。逢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演出,逢寅、己、申、亥年特别隆重。绝技表演主要以上刀山、过火海、捞油锅、吊米斗为活…
延平蛙崇拜民俗
延平人素有崇蛙习俗,因而蛙神曾一度被视为延平城的保护神。随着岁月的推移,这种习俗仅在樟湖镇溪口村保留,而且是融洽附载于另一民间俗神——张公身上,张公便被视为蛙神了。这与樟湖镇驻地的蛇崇拜融合附载于连公…
闽台送王船习俗
“送王船”是流行于闽台沿海渔港渔村的民间习俗,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原生态形式。“送王船”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明初。厦门“送王船”以同安西柯镇吕厝村、海沧钟山村、湖里钟宅村3个地方的规模较大;在海沧说到规模大…
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
浦源鲤鱼溪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南宋时,河南开封郑氏始祖因避战乱,举家迁至浦源。因要饮用溪水遂放养鲤鱼去污澄清。为感激鲤鱼功劳,借助神化故事,神化“鲤鱼”,同时开启了鱼葬礼俗的先河。历代村人均遵循古…
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
二月二歌会源自民间,迄今流传300多年,是畲族同胞劳动智慧的结晶,为畲族传统节俗文化综合活动。福鼎市佳阳乡双华畲族村,既是双华畲族祖先的首迁地,又是歌会发源地,也是歌会的举办地。通过游灯、对歌、打尺寸…
延平樟湖崇蛇习俗
崇拜蛇是越人的习俗,进入福建的越人与闽土著人经过长期互助融合,形成了闽越族,也传承了崇拜蛇的习俗。各地祭蛇的庙比比皆是。南平市延平区漳湖镇崇拜蛇民俗起源于秦汉时期,目前仍保留着比较古朴的元宵、游蛇灯、…
四平锣鼓乐
四平锣鼓乐俗称粗锣鼓,源于古代的四平戏,十五世纪中叶从江西流经漳州南靖一带。清朝时,四平戏在南靖已十分盛行。它节奏感强,吹音曲调、锣鼓节拍与吹音旋律配合紧密,优美动听,且气氛热烈。既有本土乐曲芗剧曲调…
走遍福建省
漳州特产
泉州特产
福州特产
南平特产
三明特产
宁德特产
龙岩特产
莆田特产
厦门特产
福建省美食小吃
福建省老字号
福建省民俗文化
福建省十大特产
福建省全部特产
福建省地理标志产品
福建省旅游景点
福建省十大景点
福建省地名网
福建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