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金坛特产
金坛民俗文化
金坛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的发源地在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境内的董永村。董永村位于金坛西北部,近靠道教圣地茅山。董永传说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妇孺皆知,且文史上有据可查。在光绪版《金坛县志》中,关于孝子董永和七仙女及其子…
金坛抬阁
金坛抬阁是一种生成历史悠久的大型民俗活动,曾广泛流传于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及周边地区。金坛抬阁活动兴起于明朝。当年,戚继光带兵打败倭寇后,为加强安全,将金坛城墙加高了三尺。金坛百姓欢欣之际,便在庙会出会…
直溪巨村舞龙
直溪巨村舞龙生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源于巨村,且龙身大而特长,故又称巨龙。元末明初,刘基(刘伯温)在巨村坐塾馆任教时,曾潜心研究天象地理,为辅佐明太祖逐破折风水,指点百姓在村前挖河造桥。为求太…
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封缸酒是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2%―20%,属于低度酿造酒。封缸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特殊未知氨基酸及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故被誉为“…
东浦丝弦锣鼓
据考,东浦丝弦锣鼓生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弦乐器上的弦为丝线,故称“丝弦锣鼓”。东浦丝弦锣鼓艺人口传“工尺谱”,即用“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三”十个汉字来作音符两人一排,前半部为打击乐,依次为小锣、铙…
上阮花鼓戏
上阮隶属于金坛市薛埠镇,与溧阳后周、竹箦等镇交界。清同治年间始,至民国初期,相继有多批数百名来自河南罗山县、光山县的移民迁徙、繁衍于上阮一带。由此带来了河南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其最鲜明的标志…
金坛面塑
金坛面塑在清代即已流行,民间俗称为“面花”、“礼馍”、“花糕”、“面人”等。它以糯米干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后,用手和简单制作工具,塑造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形象,既是观赏物,又可作玩具,过去还因其以“油面…
树德堂妇科医治疗法
金坛儒林树德堂妇科医治疗法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八仙之一“铁拐李”路过儒林,见当地名医储知善医德高尚,即送一块青布小包和一件破蓑衣,每逢疑难杂症,储知善只要放一片破蓑衣丝草于中…
金坛马灯
金坛马灯,是活跃在金坛城东朱庄村和指前庙圩村及洮西一带的传统舞蹈形式。据考,最早在朱庄兴起为清道光年间,延续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金坛马灯中除旗、伞、灯笼、牌灯和锣鼓等配套物件外,主要表演道具为马。…
金坛啷当
啷当原是盲人的一种说唱艺术,因在说唱此调的末尾常需要加:“哎哟一个啷当”的衬字,故而得名为“啷当调”。据史料记载,金坛啷当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就已十分流行,近代广泛流传于金坛、丹阳及周边地区,成为当地百姓…
常州划龙舟
常州别称为龙城,即源于龙舟竞渡。常州自明代起,每年农历五月,就有划龙舟的民间习俗。据历史文献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常州城中端午龙舟竞渡延续至初六日,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当时的常州著名文人、身…
指前鱼灯
鱼灯活动发源于金坛市指前镇芦家村,是以象形鱼为主要道具的一种传统舞蹈,至今有120多年的历史。在清末当地青龙庙的碑刻上、芦家村陆氏的族谱史记中,旧时当地送春艺人的唱本里,便有关于指前鱼灯的内容。指前鱼…
柚山放灯节
柚山村地处金坛儒林镇的东南部,在长荡湖北岸,南与溧阳上黄交界,东与宜兴接壤。这一带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勤劳善良,民风淳朴,民间习俗内容丰富多彩,放灯活动乃其中之一。儒林的柚山放灯节每年一届,每逢…
谈庄秧歌灯
秧歌流行于北方,江南没有秧歌”,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流行说法。其实,地处江南水乡的金坛城东乡谈庄村却留存着极具特色的秧歌———谈庄秧歌灯。谈庄秧歌灯源自清代。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攻打金坛城,遭清军及本地土…
乾元观道教音乐
乾元观坐落于江苏省金坛市西部,地处茅山东北侧的青龙山下。现系江苏省惟一的坤道院。乾元观道教音乐,历经隋唐之兴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宫廷的宠幸,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乾元观原上清派系,自闫祖以后改为全…
走遍金坛
常州市特产
溧阳特产
武进特产
金坛特产
新北区特产
天宁特产
钟楼区特产
金坛美食小吃
金坛民俗文化
金坛十大特产
金坛全部特产
金坛地理标志产品
金坛旅游景点
金坛十大景点
金坛地名网
金坛名人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