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民俗文化
曹州绳艺
山东古曹州“牌子·花活”简称“牌花”。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曹州辖区的名门望族绣楼之中的“女功”绳结技艺。“牌子”长约四寸,宽寸许,厚如铜钱,上有图文,以结装饰,以示“牌子”活的种类、等级。牌子活是古代后宫…
定陶皮影
定陶皮影,又名隔纸说书,起源于清朝末期张湾镇后冯村,至今约有二百年历史,相对于山东其他地方皮影的近乎说唱艺术来言,定陶皮影则近乎地方戏曲,在山东皮影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冯氏先人于明朝迁居定陶,约在18…
青州花毽
毽子,是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汉族民间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
戚姬传说
戚姬传说源于山东省定陶县,广为流传于我国的民间及世界华人中,距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戚姬,本名戚懿,姬是其封号,定陶县戚家寨(今戚姬寺村)人,是中国古代的纺织先驱、音乐和歌舞名家。相传,楚汉战争时…
定陶梅花拳
素有“天下之中”美誉的定陶县,位于山东西南部,属菏泽市,历史渊远流长,文化底蕴相当深厚,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定陶县,至今已经2200多年。历史上曾12次为国,8次为郡,2次置军,终以…
东营霸王鞭
霸王鞭是一种舞蹈型的运动,是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又称打连厢、打花棍、浑身响、金钱鞭等。霸王鞭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在清代许多著作中对它都有记述,如毛奇龄的《西河词话》中记载: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
临朐全羊宴制作工艺
临朐嵩山四季分明,山间催木泉、西峪泉、嵩山寺泉等十余处泉眼织成河网,万木丛生,百草丰茂,是山羊生长的天然牧场,全羊宴的原材料即取于此。临朐全羊宴是选取经过阉割的嵩山老山羊(年龄3周岁以上,体重25公斤…
盖氏中医皮肤诊疗
盖氏中医皮肤诊疗法,是专门针对皮肤各类疑难杂症研究的一种民间疗法,由垦利县郝家镇薛家村的盖炳南和盖德生父子在祖传秘方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加以提升、改进而形成的。郝家镇位于垦利县的西南部、东营市西郊,耕…
苏氏传统中医治疗烧烫伤技法
苏氏传统中医治疗烧烫伤始于民国初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三代相传。第一代传承人叫孙力田,他生性敦敏聪慧,自幼饱读诗书、医书。青年时代游历于北京,偶遇一头戴道冠老者,歪倒在路旁,他忙上来,将道冠老者扶至一…
孔府菜烹饪技艺
孔府菜是山东省汉族饮食文化重要流派之一。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其烹调技艺和传统名菜,都是代代承袭。孔府菜对菜肴的制作极为考究,要求不仅料精,细作,火候严格,注重口味,而且要巧于变换调剂。孔府菜…
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
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技艺源于鲁绣,又融会了欧洲织绣技法和图案风格,是一种在青岛市即墨区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特色手工技艺。即墨花边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末年。乾隆年间即墨西北地区一带已经广泛流…
李鹊虎头鞋制作工艺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
利津水煎包制作技艺
品味一个利津水煎包的历程已经完成大部,余下的是持续一定的时间细细回味了。利津水煎包的馅可相应按主宾喜爱而定,一般有荤素两种,荤馅用乳猪肉配韭黄做馅为佳,素馅以粉丝配豆腐及调味品。利津水煎包的做法不太繁…
广饶县棒槌花边
广饶县棒槌花边,系抽纱工种的一种。是采用上等棉线,按照图样的布局,用数十个特制的小棒槌手工编织而成,故名棒槌花边。因早期成品大多为长条形且纹样似雕刻的楼梯等的栏杆纹饰,所以,棒槌花边被广饶群众称作“栏…
东北西地弓拳
东北西地弓拳,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在广饶县东北西村李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历史至今曾流传到滨州博兴县、潍坊市、寿光市、青州市、胶州市、淄博临朐县、临沂市等周边地市。地弓拳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有…
走遍山东省
潍坊特产
泰安特产
济宁特产
济南特产
烟台特产
临沂特产
青岛特产
德州特产
聊城特产
淄博特产
菏泽特产
威海特产
东营特产
滨州特产
日照特产
枣庄特产
山东省美食小吃
山东省老字号
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十大特产
山东省全部特产
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
山东省旅游景点
山东省十大景点
山东省地名网
山东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