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民俗文化
新泰海米芹菜
新泰芹菜,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清时选为贡品。集中产区在新泰市市中办事处的尹家庄、赵家庄、明公等村。据土壤普查,产地土壤多为壤土,PH值在7左右,呈中性,且处于汶河岸边,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系芹…
鄄城斗鸡
斗鸡是我县一项富有特色的民间杂技。具有如下特点:1.娱乐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需要与日俱增。作为我国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斗鸡杂艺理应成为劳动人民生活娱乐的一部分,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鄄城抬阁
抬阁流传于菏泽市的鄄城县。主要分布于鄄城西南部的临卜镇崔楼村一带。抬阁明初发生、发展,经历明朝的产生为形成期。新中国初期为兴盛期,文革期间为沉寂期,文革后对抬阁艺术进行了抢救,为复苏期,以及实施“民保…
日照现代民间绘画
日照现代民间绘画,是农民表现生活、表达感情和审美情趣的绘画艺术。多年来,经过农民作者和辅导人员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日照现代民间绘画有近50年的发展史,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日照农…
三官庙龙灯扛阁
相传三官庙村在1750年就已经有了舞龙艺术,并参加无数次龙灯比赛。2000年10月,三官庙村龙灯扛阁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社图司、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华…
又一村“蒸包”
起源于1890年,在继承天津“狗不理”包子传统工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造型好,有嚼劲,选料精,满口香的独特风味。现在的“又一村”包子用半发面,肉馅内调进香油、酱油、葱、姜、高汤等十种佐料精制而成。曾荣获…
阳信梨花会
阳春三月,万木吐翠。地处鲁北平原上的阳信大地,已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年一度的梨花盛会,以其独特的风姿吸引着前来观光的中外友人。那一团团、一簇簇、一枝枝、一片片洁白的梨花,如云似雪,令人流连往返。阳…
宁阳“骆驼蹄”鞋
骆驼蹄鞋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限制,百姓所穿的鞋只能用草绳编制或者棉布缝制,后来草鞋逐渐进化到布鞋,并经改进,制作出了专门为儿童所穿的骆驼蹄鞋,流传至今。因做出的鞋和骆驼蹄的外形相似…
鸳鸯嫁老雕
“鸳鸯嫁老雕”是由民间音乐及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民间艺术。曲目的具体初创时期大约在清咸丰年间(1861—1862)年。《沾化县志》载:张春熙字如,城北沙洼庄人。咸丰辛酉拔贡。文名噪一时。出任三河知县,遇…
渔鼓戏
渔鼓戏发祥于山东省沾化县胡家营村,距今已有284年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
无棣狮包
狮包杂耍又称之为“戏狮头”,系水湾镇宗王西村所独有的体育竞技项目,自清朝末年从河北沧州传入,迄今为止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表演时有三人进行配合表演:分别是狮头人、狮身人和戏狮人,三人的配合必须协调默契…
宁阳韩氏剪纸
宁阳韩氏剪纸嫡亲传承传了五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剪制技巧独特,融各派剪纸之长,如婚庆系列和节庆系列,发展了传统剪纸的应用范围;如居室装饰,抛弃了传统剪纸中的腐朽部分,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气势磅礴,…
沾化渤海大鼓
渤海大鼓,因起源于沾化县(渤海老区)而得名。1950年,在沾化县驻地成立了“沾化县民众鼓书院”,期间,由魏尊昌、兰尊侠、谢宝华等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将东路大鼓、西河大鼓、老牛摔缰、河间大鼓等鼓书流派兼…
诸城财神节
财神的形象最早起源于宋代的民间传说,明清时将其作为神灵供奉,以满足于人们对财富的希求。供奉形式多是长年供像,重大节日设下供品,磕头祈祷。在诸城,敬奉财神却有着另一个习俗,就是诸城的财神节。诸城的财神节…
东路大鼓
东路大鼓是北方曲艺形式的一个曲种,起源于黄河三角洲民间小调,经多代艺人加工、传承而自成一派,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方语言特色鲜明,唱腔曲折婉转、演唱吐字清亮、情感表达细腻,民国初年…
走遍山东省
潍坊特产
泰安特产
济宁特产
济南特产
烟台特产
临沂特产
青岛特产
德州特产
聊城特产
淄博特产
菏泽特产
威海特产
东营特产
滨州特产
日照特产
枣庄特产
山东省美食小吃
山东省老字号
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十大特产
山东省全部特产
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
山东省旅游景点
山东省十大景点
山东省地名网
山东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