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民俗文化
垦利虎头鞋制作技艺
虎头鞋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避邪的功能。东营市垦利县位于黄河入海口,是母亲河千百万年孕育出来的既…
沂蒙剪纸
临沂的民间剪纸比较普遍,很多地方都有剪纸的传统和习惯,这些剪纸设计美观,工艺精湛。节日之时,喜庆之日,都用五颜六色的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用来装饰环境,烘托气氛。费县的剪纸品种多、花样全,主要有:喜花…
阳谷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斗虎屯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鲁西北剪纸,起源较早,以民间传承为主,流传至今。鲁西北剪纸以清丽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富有吉祥…
诸城面艺
诸城面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2500多年,制作工艺一直延续至今,并经代代传承人的创新发展,使大饽饽具有麦香可口的特点,在面食品种中,独具地方特色,是面食系列之精品。制作诸城面食需要在头天下午将老面引子…
诸城竹板快书
清末民初,诸城境内就有打“呱嗒板”(两页竹板)走街串巷、出村入户,用顺口溜的方式,边打边说进行讨要。后又发展成为两页大板,两页小板,大板打过门,小板打节奏,分摇板、扣板,吸收运用了锣鼓经的花点,极具渲…
蚕丝韵言
临朐自商周开始就有桑蚕生产的传统,至清朝规模已非常壮观,当地人民在桑蚕生产过程积累了许多歌谣、谚语等广泛流传。临朐县五井镇下五井村许椿亭等人自1918年开始广泛搜集整理、经后人不断完善增续,逐渐形成了…
杨家埠年画唱卖
年画唱卖是伴随杨家埠年画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年画主要靠画店、画庄和走街串巷,赶集摆摊来销售。年画唱卖都是用原始的扁担为伴奏乐器,边敲边唱,唱卖年画。年…
佛头寺陶艺
佛头寺陶艺,也叫佛黑陶,垦利县胜利乡佛头寺村佛头美陶厂所生产。东营市垦利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处,东临渤海,南接东营区,西、北与利津县隔河为界。佛头寺村位于垦利县胜坨镇北部,黄河南岸。佛头黑陶具…
红光祭海节
“红光祭海节”是东营市垦利县红光渔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精神愉悦的祭祀活动,主要以祭神娱神、拜海为内容,以崇祀、演艺活动为载体,是一种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
山东草编
山东的民间草编,据1959年发现的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0土的陶器看,早在6000年之前就已存在了。民间草编织工艺按料的不同可分为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琅琊草编、马拌草编、三棱草编、稻草编、麻编、…
诸城喇叭吹打乐
诸城喇叭吹打乐源于山东鼓吹乐。诸城喇叭吹打乐所用乐器主要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也有增加少量弦乐器。主要是:大喇叭杆(大杆号)、唢呐、笙、管子、笛子、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镲、京胡、二胡、板胡、…
黄河口落子
黄河口落子,又称“落子舞”,属于民间传统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打落子使用的主要道具为落子棍一个、竹板一副、落子演出服一套。其主要特点是打旋风脚,打双脚,踢花棍,主要动作有…
微山湖剪纸纪念画册
微山湖剪纸纪念画册 微山湖剪纸稚拙古朴、粗犷浑厚,简洁灵活、自然风趣,充分展现着湖区自身特殊的艺术魅力。…
垦利说鼓书
垦利说鼓书是曲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垦利县传统民间曲种之一,它以独特的演奏技巧,多种形式的唱腔运用以及丰富的板式节奏变化,在民间曲艺中独树一帜。垦利说鼓书流传于垦利县的董集镇,董集镇官庄村的周乐凤还在带…
走遍山东省
潍坊特产
泰安特产
济宁特产
济南特产
烟台特产
临沂特产
青岛特产
德州特产
聊城特产
淄博特产
菏泽特产
威海特产
东营特产
滨州特产
日照特产
枣庄特产
山东省美食小吃
山东省老字号
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十大特产
山东省全部特产
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
山东省旅游景点
山东省十大景点
山东省地名网
山东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