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特产
河南省民俗文化
宣讲圣谕
宣讲圣谕是中国封建社会县级行政长官的“六大职能”之一,是对老百姓进行宣传教化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教化百姓忠君爱国,尊老爱幼,弃恶向善,和睦乡里,以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封建政权。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开始就以“…
武皇十万宫廷乐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酷爱诗歌舞乐,一生长居洛阳,称帝后又定都于洛阳。她曾出资二十万两脂粉钱,其中十万两雕刻了至今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十万两精心培育了因此而得名的专供皇族贵胄们欣赏的“武皇…
十六挂转秋
十六挂转秋是洛阳市孙村的汉族民间娱乐。创制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朝福王就藩洛阳时,“十六挂转秋”主要供王府娱乐,如今属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 白马寺孙村孙氏祖籍山西…
东岳村民间狮舞艺术
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文殊乡有个行政村叫东岳,全村22个村民组,2026人,村内民间文化底蕴丰厚,部分村民长年演唱花鼓戏和皮影戏,每当传统节庆时期聚众表演狮舞、龙舞、竹马、旱船等民间花会舞…
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
尉氏荷花舞
荷花舞,又名盒灯,鲤鱼闹莲,灯的形状似一朵荷花而得名为荷花舞。起源于尉氏县城关镇南街村,距今有100多年历史,是一种很稀有的舞蹈形式。表演一般在夜间进行,表演者一般是10—12岁的男女儿童,身高一米左…
尉氏曲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尉氏曲艺已经走出家门。在2001年“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艺术大赛”中尉氏曲艺就曾荣获金奖;2005年“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艺术大赛”中,尉氏曲艺表演家张天祥、郭玉荣演唱的河南坠…
庆丰花鼓舞
在商丘大地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绝技——花鼓舞,花鼓舞以其夸张的生活动作、绝妙的武术动作和生动的动物模仿,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看,咱豫东大地上这支花鼓舞队的表演,那可真叫精妙绝伦!带头表演的是已年过70…
二鬼摔跤节目
“二鬼摔跤”虽称为“二鬼”,实际上由一个人表演。表演时,演员穿上特制的服装,道具为木头刻绘成的两个造型夸张的鬼头,面对面,衣服有两件棉袄外套、两件大褂,衣服内钉上用木板做的肩和腿。木偶手…
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在温县岳村乡三家庄。春秋时,温县属晋国,是赵氏封地。赵家几代人墓地均在三家庄附近。赵衰墓在三家庄村东不远处。《左传·昭公元年》有赵孟于公元前541年十二月初一祭祀曾祖的记载;赵盾墓地…
小相狮舞
小相村位于鲁庄镇南部约八华里处,南临登封,西望偃师,是个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庄。该村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的胥靡邑。后因汉丞相萧何曾在此歇马住宿,取名萧相庄,再后来沿革为小相。小相村是河南省文化厅命名的…
惠济剪纸
惠济区剪纸艺术的主格调是喜庆而热烈,幸福且吉祥。其色彩主要是大红大绿奇艳无比,最适宜用于装扮春节、灯节、婚礼,以及绣制老虎帽、云雀鞋、花肚兜、枕头、衣边等等。其技艺延续,世代传承,千百年来都是老人教晚…
商丘剪纸
豫东剪纸多取材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风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绣、民间印染传统工艺的营养。商丘市夏邑县火店乡马庄村的剪纸艺人邹素云,因剪龙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龙女”。她以纯朴的感情将心…
清丰麦秸画
麦秸画产于河南清丰,麦秸画是用普通的麦秸作原料,借鉴国画、民间剪纸等表现手法,将麦秸剖开、烫平,剪刻结合,经染色、烫色、抢毛、撕毛等工艺制成。题材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田园山水、古今人物等等,具有浓郁…
天中麦草画
天中麦草画是以豪华材料作基础,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用麦草作原料粘贴而成工艺美术画,是家庭、宾馆等地方的最佳装饰。在风格上有工艺画、变形画、写意画。天中麦草画已开发花鸟、动物、山水、人物、历史…
走遍河南省
洛阳市特产
开封市特产
信阳市特产
南阳市特产
郑州市特产
商丘市特产
周口市特产
驻马店市特产
新乡市特产
三门峡市特产
焦作市特产
安阳市特产
平顶山市特产
濮阳市特产
许昌市特产
鹤壁市特产
漯河市特产
济源市特产
河南省美食小吃
河南省民俗文化
河南省十大特产
河南省全部特产
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
河南省旅游景点
河南省十大景点
河南省地名网
河南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