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特产
湖南省民俗文化
溆浦花瑶挑花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人口12000余人,居住在雪峰山东北麓的溆浦和隆回接壤处,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挑花是花瑶人世代相传的民间工艺。制作时,花…
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制作技艺
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系指长沙火宫殿现存的,为市民大众所熟悉的各种风味小吃品种,是长沙地方风味小吃的龙头和代表。长沙火宫殿小吃以八大传统小吃为主体,即油炸臭豆腐,姊妹团子,龙脂猪血,三角干子,煮馓子,红烧…
邵阳蓝印花布印染技术
邵阳蓝印花布主要分布于邵阳县五峰铺镇、塘渡口镇、塘田市镇、白仓镇、古县城、宝庆城及周边城镇。解放初期,仅县城宝庆就有特大染坊八家,中心染房三十多家,1986年,邵阳蓝印花布的最后一家染房在五峰铺镇停产…
益阳虾子起拱
益阳虾子起拱,又称“耍虾子”,属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项目,史称“舞虾”。史料记载,舞虾约起源于汉代。魏人孟康所注《汉书·礼乐志》曰:“象人,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古以“师”代“狮”。)史料见董锡玖、王…
玲珑茶制作技艺
桂东县地处湖南省郴州市东南边陲和三省交界处,座落在罗霄山脉南端。毗邻于革命摇篮井冈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份。巍巍罗霄、莽莽群山,造就了革命老区人民这块名优茶生产宝地。全县海拔高度低至294…
凤凰苗医药
苗族医药始于部落联盟时代,西汉刘向所著《说苑辩物》对苗族医药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追述。《中国苗族通史》、《凤凰厅志》、《永绥厅志》、《乾州厅志》以及中华民国社会科学院著名民族研究学者芮逸夫,纯凌声合著的…
沅陵赛龙舟
沅陵地处湖南西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位于两大山脉之腹,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沅陵传统龙舟赛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沅陵传统龙舟赛主要特征是:赛船每只48人,其中前引水、后艄公、头旗、二…
益阳竹编
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市人口460万,面积12144平方公里,境内土质肥沃、气候宜人,所以竹类资源十分丰富,其蓄积量达15亿株,在全国排名第二,1995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
汝城故事会
汝城故事会,相传始于明朝,迄今已有270多年历史,这是汝城继香火龙之后的又一珍贵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厚坊(何氏)和津江(朱氏)两大家族世传,分别在每年元宵节前后展出。故事会,是汝城县独特的民间文化,具…
苗族还傩愿
在湘西凤凰苗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祭祀活动应算还傩愿,几乎每家每户都做过。时至今日,每年秋收之后,村村寨寨多则五六场,少则一两场从未间断过。还傩愿,苗语谓之“冲奴”。人们凡遇家人不安、五谷不丰、六畜…
沩山擂茶制作技艺
沩山,与桃江、安化交界,这里山高路陡,常年雾气大,湿气重。当地的擂茶有祛热解暑,疏肝理肠,提神醒脑的功效,为应对这种天气,多少年来,一直有吃擂茶的习惯。裴休是密印寺的捐建者,有关裴休与沩山擂茶,至今还…
宁乡皮影
宁乡皮影一般是3~4人组成演出班子。影型为牛皮制作,灯源为植物油或煤油。演出时艺人操作影型,称为“顶作”或者“顶条子”,其余奏文武场面,演唱湘剧或者花鼓戏剧目。多系酬神还愿或庆寿是演出。皮影在宁乡的盛…
宁乡庙会
宁乡自古庙宇林立,香火鼎盛,大小庙会多不胜数,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民间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后,又在庙会…
手工热锻嵌钢菜刀技艺
该技艺在柔软且有韧性的普通钢中间嵌夹一段高硬度的合金钢,通过助燃剂、助焊剂的辅助,在高温条件下反复锻打,经过冷作的校正、定型、开锋、多次淬火等共30多道工序,产品具有锋利耐用、易磨耐久、能切能砍、卷刃…
浏阳河酒制作技艺
浏阳河酒传承历史悠久,承载着湘江流域特别是长沙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风俗民情和酒文化特色,酒香绵长,酒味醇厚。…
走遍湖南省
湘西州特产
长沙市特产
怀化特产
常德市特产
邵阳市特产
郴州市特产
衡阳市特产
永州市特产
岳阳市特产
张家界市特产
益阳市特产
株洲市特产
娄底市特产
湘潭市特产
湖南省美食小吃
湖南省民俗文化
湖南省十大特产
湖南省全部特产
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
湖南省旅游景点
湖南省十大景点
湖南省地名网
湖南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