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特产
贵州省民俗文化
苗族堆花绣
苗族堆花绣(简称堆锈),它是苗族服装上的主要饰品,分布在凯里清水江沿岸的翁项、地午、凯棠、九寨、板溪等30个多村寨。查翁项青杠寨的李巫冷(杨昌贵的妻子)有几套不同时期、不同堆花绣为花饰的苗族服饰。据她…
蓝靛染工艺
贵州广大布依族、苗族都喜欢种植蓝靛和进行蓝靛染。据史料记载,贵州的布依族、苗族的先人在明以前就已经掌握了靛染技艺。用蓝靛草加工成蓝靛,用蓝靛作染料,用土碱、烧酒、石灰、牛皮胶作辅料,经过手工操作,把布…
德江傩面具
德江县保存有完整的古老傩堂戏,是有名的“傩戏之乡”。傩堂戏表演使用的傩面具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是地方传统民间木雕工艺的典型代表。德江傩戏面具民间称“脸壳”、“脸壳子”、“鬼脸壳”,是表现傩堂戏人物性格特…
印江印染工艺
印江印染技艺伴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而兴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印染分为染色和印花两部分,民间称为普染和印染。染色,即以土蓝靛为主要染料,将本地生产的白土布染成月白、月兰、青蓝等各种颜色;印花,即以自…
“故央” ——传统手工水磨制香技艺
“故央”——布依族传统手工水磨制香技艺,流传于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香车河两岸的洞广村和其相邻村的一些自然村寨的。香车河,因其河边有木质香粑水车常年转动而得名,它是戈塘镇岔河与柘磨河汇流后流入洞广村境内的…
窑上古法制陶
贞丰土法制陶的窑上村,隶属贞丰县挽澜乡。这里南北走向气势磅礴的龙头大山位于贞丰与兴仁、安龙的交界处,是集科研考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山上森林蓊郁,草场繁茂,流泉飞瀑秀美,风光迷人,有许多珍稀…
打镏子
《打镏子》是流传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种民间传统吹打艺术。发源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武陵山区,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下游。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麻山绝技
望谟麻山绝技主要流传于纳夜镇、新屯镇、麻山乡、乐旺镇、桑郎镇、郊纳乡。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州东部,土地面积为3005平方公里,东与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西与贞丰县、册亨县以北…
剑河苗族飞歌
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的苗族民歌飞歌因在革东地区流传而得名,称为“革东苗族飞歌”,苗语称之为“HXakYangt”。其演唱使用苗语真嗓,声音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穿透力强、极具感染力,主要流传于剑…
剑河苗族剪纸
苗族剪纸俗称“苗族花纸”、“剪花”、“绣花纸”,苗语称为“西给港”、“西给榜”,汉语意为“动物剪纸”、“花朵剪纸”。贵州省剑河县流传的苗族剪纸可分为革东型和新民、新合型两类,风格各不相同。革东型剪纸构…
采月亮
采月亮是苗族传统的体育舞蹈,主要分布在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白云村、陇岗村一带的苗族聚居区内。后山乡是仁怀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仁怀市南面,距仁怀市54公里,全乡辖四个行政村,45个村民组。据当地传…
剪纸(水族剪纸)
水族剪纸主要分布在都匀市奉合、阳河、基场、王司等水族群众聚居的乡镇。是当地居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术。水族剪纸以真实的民族风貌,清新的民间情调,雅拙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身边的少数民族生活,表达了自身炽热的情…
傩戏(庆坛)
傩戏(庆坛),又叫端公戏,民间戏曲剧种。属傩及祭祀仪式性表演形式,起源于江西龙虎山,传至四川鹤鸣山、青城山,明末清初辗转传入贵州黔西岩孔、马场以及金沙长坝、沙土等地,以长坝为代表,故又称“长坝端公戏”…
册亨布依族转场舞
布依族转场舞流传于册亨县威旁乡大寨村。布依族转场舞布依语译为勒呜。“勒呜”的意思是:欢快地舞。该舞源于明末清初,册亨县威旁乡大寨的布依族百姓与当地财主斗争的传说。斗争胜利后,寨中男男女女围成圆圈尽情唱…
沿河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民歌分布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所有乡镇,主要在和平、沙子、谯家、淇滩、夹石、官舟、客田、洪渡、思渠、土地坳10个镇;晓景、中界、甘溪、板场、黑水、黑獭、泉坝、中寨、黄土、新景、塘坝、后坪12个乡…
走遍贵州省
黔东南州特产
遵义特产
贵阳特产
黔南州特产
铜仁特产
毕节特产
黔西南州特产
安顺特产
六盘水特产
贵州省美食小吃
贵州省民俗文化
贵州省十大特产
贵州省全部特产
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
贵州省旅游景点
贵州省十大景点
贵州省地名网
贵州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