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特产
贵州省民俗文化
榕江侗族服饰
榕江侗族服饰是贵州南部侗族服饰的典型代表。从结构和风格来区分,主要有七十二寨侗族服饰、四十八寨侗族服饰、苗兰宰荡侗族服饰、三宝侗族服饰和天甫侗族服饰五种。其中七十二寨侗族服饰和四十八寨侗族服饰以色彩艳…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系以贵州省天柱县为中心,辐射锦屏县、三穗县、剑河县,湖南省靖州等县的侗族、苗族人民群众聚众- 玩山、唱歌、交友、恋爱的传统民族节会。侗族北部方言歌会流行的地域广阔,以清水江流域为中心,…
布依族武术
布依族武术,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一带,主要分布于春潭街道排冗村、当朝村,钱相街道打凼村、龙山镇北乡村等布依族村寨。布依族武术简洁实用,能守能攻,自成一家。其套路大多源自布依族狩猎、…
泥塑(苗族泥哨)
苗族泥哨是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寨勇村苗族老艺人吴国清(苗名“贵乜”)在传统陶俑、泥俑基础上创造发展出来的一种泥捏儿童玩具,哨体下部留有回气孔,能吹出清脆的响声,深受儿童喜爱。苗族泥哨成形于20世纪30年…
安顺蜡染技艺
贵州省安顺市的蜡染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居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制作工艺。1987年,在安顺市平坝县苗族洞葬群棺墓中发掘出宋代蜡染衣裙,色彩艳丽,图案严谨,充分展示了安顺蜡染的高超技艺。…
黄平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佩戴首饰的习俗,其中尤以苗族、彝族最为突出,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等省。苗族制作和佩戴首饰的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刘禹锡贬官至湘西,曾赋诗描述苗族佩戴“银钏金钗”的状况。宋代洪迈《容斋随…
平塘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牙舟陶器产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牙舟陶器烧制现仍保持原始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以古朴淳厚著称,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陶器…
麻江苗族织锦技艺
贵州省苗族织锦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苗族织锦以母传女的方式世代相传,盛行不衰。麻江县苗族织锦主要有锦布和花带两种。锦布一般宽一尺余;花带根据用途宽窄不一,宽者五六厘米,窄者仅二…
皮纸制作技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竹和楮树皮制作的竹纸和皮纸是传统手工纸的两个重要品种。贵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该省的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竹纸和皮纸制作的古老技艺,其中尤以贵阳市香纸沟(布依族)、贞丰县…
雷山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银饰是苗族最喜爱的传统饰物,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
雷山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制作芦笙,除了要懂…
四十八寨侗族服饰
四十八寨侗族服饰,传承于贵州省黎平县和榕江县的接边地区。所谓四十八寨,主要指的是黎平县的尚重、盖保、洋洞、高岑、高孖、绍洞、育洞、曰寨、顺寨、平途、纪登等和榕江县的晚寨、平保、便洞、高路、色边等自然村…
丹寨苗族蜡染技艺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坏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
黄平亻革家服饰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界施秉,南接台江、凯里,西连瓮安、福泉,北同余庆接壤。距州府凯里53公里。全县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县辖9乡5镇,总人口35.3万,居住有汉…
历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
“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在立春时节扮装“春官”说唱歌谣、劝农劳作的民俗表演活动,祝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春官”是周代一种职官,执掌农耕事务。后世民间出现扮装春官的说唱艺人在农村走家串…
走遍贵州省
黔东南州特产
遵义特产
贵阳特产
黔南州特产
铜仁特产
毕节特产
黔西南州特产
安顺特产
六盘水特产
贵州省美食小吃
贵州省民俗文化
贵州省十大特产
贵州省全部特产
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
贵州省旅游景点
贵州省十大景点
贵州省地名网
贵州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