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民俗文化
志丹羊皮扇鼓
志丹羊皮扇鼓是流传于陕西省志丹县的一种独特的汉族鼓舞艺术,是足以与安塞腰鼓相媲美的陕北鼓乐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是志丹羊皮扇鼓的活跃地。志丹县原名保安县,保安县的历史…
阿宫腔皮影戏
阿宫腔系陕西关中中北部地区(礼泉、咸阳、泾阳、高陵、临潼、耀县、富平等市县)皮影戏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旋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低遏”、“一唱三遏”为其特色。阿宫腔音乐长于刻…
洛川蹩鼓
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为延安著名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蹩鼓”。洛川为战国时秦、晋、魏争夺之地,传说蹩鼓…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蓝田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南部秦岭北麓,是古长安南通荆楚巴蜀的门户。据史料记载,可容纳千名僧侣的蓝田悟真寺水陆殿…
白云山道教音乐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音乐之一,白云山道教音乐由三部分组成,即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是以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并成为道教音乐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
汉调桄桄
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并曾流传到川北、陇东、鄂北等地。汉调桄桄剧目丰富…
靖边信天游
靖边信天游是广泛流传在陕西省靖边地区这块土地上的汉族民歌,当地群众称之为“山曲儿”顺天游。靖边信天游语言质仆,曲调优美感人,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是人们喜爱的的民间音乐形式,因而经久不衰。世代传唱,并成…
华县皮影戏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
秦腔
秦腔是元明之际流传于关中一带的劝善调及当地民间音乐与关中方言结合形成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部地区。明清之际,秦腔由陕西商人传入中原及华东、华中、华南一带,在清…
陕西烂柯山传说
洛川,地处陕北南部,塬面宽阔,沟壑纵横,古属雍州之域,夏商系西河国地,周平王十五年(公元前756年)秦文公设置鄜畤,后秦建初8年姚苌于县北部始设洛川县,沿袭至今已历时1600余年。洛川“地接关辅风承周…
西乡打锣镲
西乡打锣镲流传于陕西省西乡县白龙塘镇贯溪村的汉族舞蹈。贯溪村的汉族劳动人民长期以耕织和渔猎活动为职。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丰收,修庙祭祀成为当地群众的愿望和习俗,每年都要举行庙会(船桥会),后来演变成春节灯…
西山刁鼓
西山刁鼓发源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水柏村,具是陕西宝鸡市汉族民俗传统文化之一,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考证,西山刁鼓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刁鼓是与历史悠久的地社火、笑谈(当地民间流传的一…
监军战鼓
监军战鼓是陕西咸阳永寿县汉族民间音乐,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监军战鼓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集体演奏的音乐形式,表演人员少则三四十人、多则百余人,因而表演起来,鼓点整齐,声势震天,有着震撼人心…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门神是中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祇之一,传说中的秦琼和敬德是唐名将,关于他们的故事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憧憬和喜爱。贴门神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风俗…
花苫鼓
“花苫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大荔县石糟乡九龙村,是一种少见的由女子(过去是男扮女装)击鼓、男子伴奏的民间舞蹈。表演时,鼓手腹前挂一个扁圆小鼓(鼓的直径约35厘米左右),并用一块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的…
走遍陕西省
西安特产
渭南特产
咸阳特产
汉中特产
榆林特产
延安特产
安康特产
宝鸡特产
商洛特产
铜川特产
陕西省美食小吃
陕西省老字号
陕西省民俗文化
陕西省十大特产
陕西省全部特产
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
陕西省旅游景点
陕西省十大景点
陕西省地名网
陕西省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