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特产
宁波民俗文化
水碓年糕制作技艺
年糕是我国传统的节令食品,糕谐音“高”,春节舂年糕,除了尝新外,主要还是为了讨口彩,取“年年高”之意。春节舂年糕之俗,反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年糕不仅有南北风味之别,在宁波地区,亦因各地制作…
上林湖传说
上林湖坐落在富饶的浙东三北平原上。水域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300立方米这里原是汉代贡瓷的烧制地――越窑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上林湖的故事也像湖边15公里曲线上…
抬阁(昌国抬阁)
昌国抬阁是若干童男童女扮演成古装戏剧人物造型,坐于长方形阁架上,在庙会出会时由众人抬着巡游,配之以吹打器乐浩荡出行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流传于象山县石浦镇昌国(原为昌国镇,现与石浦合并)及周边地区。据说…
大塘红庙庙会
大塘红庙庙会活动,是象山县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庙会活动。镇潮庙(亦称红庙)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为纪念为大塘人民围海垦田的十八先贤,在红廟前道地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这天,大塘12…
珠水溪母子龙
村民们在每年的三月初三扎起五彩缤纷的两条母子龙龙灯,以盛大节日的形式举行舞龙活动。原来的舞龙队都由男人组成,自改革开放以后,村民们打破传统习惯,组成了女子舞龙队。母龙由30-50岁的妇女操舞,子龙由1…
甬剧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唱说滩簧声腔。最早称“串客”,189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后称“四明文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甬剧”和“改良甬剧”,…
保国寺修缮技艺
保国寺传统建筑修缮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技艺的典范,是浙东地域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是针对保国寺古建筑群的兴建修缮而形成的,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其以保国寺古建筑群的修…
雀冬冬
雀冬冬是余姚已失传了半个多世纪的一种地方曲种,它流行于姚北一带,据有关志书和民间调查考证表明雀冬冬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这是因为,余姚姚剧起源于雀冬冬,而余姚姚剧成熟于明末清初,也有200多年的历史…
余姚盘纽技艺
过去,余姚人的服装朴素,式样古朴,以中式为主,无论是小孩的拜岁衣、新郎的唐装、妇女的罩衫,还是老年的寿衣,都是用大襟或对襟的式样缝制。大襟衣或对襟衣穿着时,襟与襟或襟与布之间均用布纽扣连接。这布纽扣既…
方孝孺传说
方孝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明成祖朱棣纂夺皇位时,为掩人耳目,要方孝孺起草诏书,方孝孺不但不说好话,还在诏书上写了“燕贼纂位”四字,朱棣命他删去,他说“不!”朱棣威胁他:“不删掉诛你九族…
楼茂记香干制作技艺
楼茂记香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勿吃楼茂记香干,生活做煞勿相干。”意思是最苦最累的活要干,但楼茂记香干必须要吃,否则就失去生活的意义。楼茂记香干制作精良,并严格按照程序生产。所用的黄豆,需拣去泥沙杂…
木海马制作技艺
木海马俗称“泥马船”或“泥艋船”,人们双手扶其柄,单膝跪于其后,另一腿往后用力蹬涂,即可快速前进,其速度不亚于陆地上骑自行车,故有“海涂自行车”之称。据说它是明代戚继光为抗倭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可以挂弓…
宁波抬阁
抬阁是浙江一带常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集制作工艺、民间戏曲和民间音乐表演为一体,在传统民间文艺领域中据有重要地位。瞻岐镇的抬阁出于本镇的合一村,据该村1916年出生的李兴全老人说,他小时候就听长辈说过,…
象山剪纸
象山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1988年出土的塔山遗址陶器中,就发现有剪纸的饰样,可见其起始之早。这种古老的民间美术样式,至明清时刻则已普遍流行于民间了,象山的村村岙岙的妇女巧手都能剪出一手美丽的纸花。已知…
糕点制作技艺(象山米馒头)
“馒头”的名称由来已久,相传诸葛亮平南蛮时,突遇到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半空中有许多声音在喊:“还我头来!”诸葛亮用面做成头型,向空中撒去,这才风平浪静。当时人们称这种食品为蛮头,后来不知何时起,凡形状…
走遍宁波
浙江省特产
鄞州区特产
象山特产
余姚特产
宁海特产
慈溪特产
北仑区特产
奉化特产
海曙区特产
镇海区特产
江北区特产
宁波美食小吃
宁波老字号
宁波民俗文化
宁波十大特产
宁波全部特产
宁波地理标志产品
宁波旅游景点
宁波十大景点
宁波地名网
宁波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