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邵阳市特产
邵阳市民俗文化
大成拳
“大成拳”是流传于以邵阳为中心的老宝庆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武术项目,创立于晚清时期,源于古老的宝庆梅山洪拳,是历代武学前辈在梅山洪拳的基础上,刻苦修研,集洪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少林拳等中华武学精…
洞口瑶族祭祀舞棕包脑
洞口瑶族祭祀舞棕包脑“棕包脑”是一种古老的瑶族祭祀舞,有近千年历史,主要流传在洞口县长塘瑶族自治乡、罗溪瑶族自治乡、月溪乡等瑶家山寨。据《宝庆府志》记载,“宋熙宁五年(公元1074年)开梅山,瑶人以‘…
手工榨油术
邵阳县地处湖南中南部,建县于公元前206年,境内山多地少,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优质茶油和优质桐油的主产地,据民国29年湖南省政府社会调查统计:邵阳县油茶林面积60.71万亩、油桐林12.82万亩…
邵阳羽毛画
羽毛画,是将飞鸟禽类的各色羽毛用纯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中,就有精美的羽毛画。邵阳羽毛画据考证起源于明永乐年间。邵阳地处湘西南、山高林密,水草…
杨家将故事
在“楚南极边”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流传着苗族杨家将故事,它与山西“杨家将”同样英雄盖世,在苗族地区家喻户晓。“城步苗族杨家将故事”是苗族群众根据城步当地杨姓苗族祖宗杨再思、杨再兴、杨完者、杨洪等五十多位…
望星楼通书
《望星楼通书》沿袭御制历法,根据明清御制《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紫徽斗数》和《河洛理数》等历法历书,用八卦、十二宫、二十八宿演算而成。同时还参照了西洋历法、弧角算法,考虑了地球经度纬度因素,溶古…
朱王故事
朱王故事这武冈城里的历史典故,不管是“五龙不出城”还是“火把迎亲”等等,都跟老百姓至今还念叨的“朱王”有关。公元1391年,也就是明太祖二十四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周妃生下的第18个儿子朱楩,被封藩…
五龙不出城
五龙不出城“五龙不出城”是武冈最为经典的民间传说。武冈古城内的穿城河,叫渠水,是雪峰山赠给武冈人的礼物。在穿城河上,共有五座历史悠久的古桥。五座桥间隔不远地横卧在一条河上,且座座有一个“龙”字,这和明…
武冈木偶戏
木偶戏群众称观音戏。木偶形象生动,全县原有马坪苏从顺家一台,法新大井林绍二家一台,清溪方家一台,原武陵镇石牌坊王松庭家一台。节目、唱腔灯祁剧,有“魁星点斗”、“三星庆寿”、“文王访贤”、“双拜寿”、“…
武冈阳戏
武冈阳戏起源于清末民初。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太健康的,但是有一定的地方色彩。有专门的班子,但专业艺人不多,大都是农闲外出演戏,农忙回家生产。节目有“何氏磨媳”、“赶子牧羊”、“傅公子逃难”、“铁板桥”…
苗寨打泥脚
“打泥脚”是苗语汉译,苗语叫“坨脚”,意思是用黄泥团子互相打脚。聚居在城步县五团镇、长安营乡一带的苗族同胞们开展打泥脚活动时,都要遵循祖先立下的规矩进行:一是时间,限在春节期间,出了正月不打泥脚;二是…
古塘节
城步县长安营乡老寨、岩寨、牛石三排、蓑衣塘等村寨的吴姓、石姓侗族、苗族同胞,和六马村的胡姓苗族同胞们,历来每逢农历十月二十九日兴过“古塘节”。到了这一天,上述三姓两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糯…
杨姓侗族“姑娘节”
湘桂边境(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上的杨姓侗族同胞们,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要蒸制乌饭吃,过“姑娘节”。据当地老人传说,不知哪朝哪代,侗族英雄杨八哥不甘心忍受封建王朝的压…
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
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新宁县麻林、黄金瑶族乡及周边乡的八峒地区。2006年,八峒瑶族跳鼓坛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相传是瑶族祖先盘王的生日,时值…
滩头手工抄纸技艺
隆回县滩头镇位于湖南省中西部,是全国七十二古镇之一,在隋朝时代就已初具规模。全镇辖87个村,18974户,74089人,总面积198.32平方公里,供抄纸作原料的竹林面积达50万亩。滩头镇手工抄纸技术…
走遍邵阳市
湖南省特产
武冈特产
城步特产
隆回特产
新宁特产
洞口县特产
邵东市特产
绥宁特产
邵阳县特产
新邵县特产
北塔区特产
大祥区特产
双清区特产
邵阳市美食小吃
邵阳市民俗文化
邵阳市十大特产
邵阳市全部特产
邵阳市地理标志产品
邵阳市旅游景点
邵阳市十大景点
邵阳市地名网
邵阳市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3]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