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河池特产
河池民俗文化
布努瑶族祝著节
祝著节又称努节,是布努瑶族一年一度拜祭先祖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举行,是布努瑶族拜祭其始祖密洛陀的重要活动,过节这天,瑶族人家杀猪宰羊,摆设盛宴男女老少身着民族盛装。祭祀仪式后,带上糯…
春榔舞
春榔舞又叫“木棒舞”,流行于红水河畔东兰县的壮族乡村,壮话音为“特榔”,是壮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只打不跳的自娱性民音文艺活动。该舞始于宋代,是由壮族先民练武演变而成。春榔表现一种欢乐情绪,有时还以铜鼓…
罗城仫佬族民间传统婚俗
仫佬人结婚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与周围的汉壮等族均可通婚。但是仫佬族同姓是不通婚的,但同姓而不同“冬”的,通常可以通婚,其他房族内通婚便是“0”,为族规所不容。“冬”原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社会基层单…
罗城仫佬族走坡节
走坡节是仫佬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早在清代,人们便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和八月举行,节期三五天不等。每当节日到来之时,仫佬族人便结伴而行,聚集在山清水秀的山坡上唱起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谈情说爱,…
毛南族分龙节
九万大山,茫茫环江。一千多年来,毛南族人创造了神秘、独特的傩文化,和浪漫珍贵的花竹帽一起,彰显这个民族的神秘与智慧。“分龙节”是毛南族文化的精髓,如今古老的节日与体育竞技、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散发着独…
南丹白裤瑶服饰
广西南丹生活着一个名为白裤瑶的瑶族支系。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白裤瑶族的服饰艺术保持着珍贵的原始性、生动的历史性和丰富多彩、完整的艺术性。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
南丹白裤瑶民间习俗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子都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总人口约3万。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
巴马蓝靛瑶婚俗
居住在巴马的蓝靛瑶,至今一直保留着古老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婚俗蓝靛瑶男青年找对象,—般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由年轻人自己与姑娘对歌、抛绣球以及平时交往自由选择,二是由父母亲属在各种场合中代为选择。相中如…
白裤瑶砍牛祭
在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等地聚居着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因白裤瑶至今沿袭着古老的生活习俗,有着“人类文明活化石”之称,特别是丧葬文化中的“砍牛”仪式,更是充满着神秘色彩。在南丹·丹文化旅游节期间,…
刘三姐文化旅游节
宜州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广西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等,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样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在经济、教育、旅游…
东兰壮族分担饭风俗
东兰县大多数乡镇的壮族民间,盛行着一种名日“分担饭”的风俗。据传,这种分担饭自古有之。它是壮民族同舟共济,助人为乐美德的一个缩影。分担饭,即同村同族中,谁遇到红白喜哀事,全本除在人力上相助外,同家族中…
东兰青蛙歌会
因为有山歌传情,因为有铜鼓抒意,东兰的青蛙歌会醉倒了四方来客。青蛙歌会又叫蛙婆节和青蛙节。青蛙节主要的活动内容是人们通过送青蛙升天,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在长达半月一月的歌会活动中,青蛙所以成为万民…
毛南族南瓜节
毛南族的南瓜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天。各家把收获到家的形状各异,桔黄色的大南瓜摆满楼板,逐一挑选。年轻人走门串户,到各家评选南瓜王。不仅要看外观,而且要透过表面看到瓜籽。待到众人意见基本一致…
瑶族祝著节
达努节,又名二九节、祖娘节、祝著节、瑶年,是马山、都安、巴马、平果、隆安、大化等地自称“布努”的瑶族传统节日。达努,瑶语意为老慈母。传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瑶族始母密洛陀的生日,后人出于崇拜,定该日为祝…
壮族铜鼓习俗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著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
走遍河池
广西特产
南丹特产
东兰县特产
宜州特产
环江县特产
凤山县特产
天峨县特产
巴马特产
罗城特产
都安特产
大化瑶族自治县特产
金城江区特产
河池美食小吃
河池民俗文化
河池十大特产
河池全部特产
河池地理标志产品
河池旅游景点
河池十大景点
河池地名网
河池名人
[上一页]
[第1页]
[2]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