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特产
大兴安岭民俗文化
鄂伦春族摩苏昆
鄂伦春族摩苏昆是形成并流行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鄂伦春族聚居区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形成于清代末期。“摩苏昆”是鄂伦春语,意为“讲唱故事”。演出形式多为一个人徒口表演,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说唱结合…
漠河民间捕鱼习俗
在黑龙江边钓鱼的方式比较多,视不同情况也有不同的钓法。一般可分为垂钓、甩毛钩、下夜弦、下盘弦和下趟子钩等。垂钓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捕鱼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生活所需,同时也是人们休闲的一种良好选择。…
鄂伦春族萨满祭祀
鄂伦春族信奉原始的萨满教。萨满男的称“尼罗萨满”,女的称“阿西萨满”。萨满的来源有:一,得病后许愿当萨满,经萨满跳神病愈,即还愿成为萨满;二,老萨满死后,他的神会找另一个人附体,找到的这个人能说出老萨…
鄂伦春族传统服饰
鄂伦春人的服装,头戴狍头皮帽,身着狍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这些皮制服装做得实用、美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鄂伦春人穿的皮袍,男女式样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男袍“尼罗苏恩”前后或左右开衩,女皮袍装饰美丽…
鄂伦春族萨满服饰
鄂伦春族是中国境内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以能骑善射著称于世。鄂伦春人信奉萨满教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动仪式。萨满在跳神…
马拉爬犁
东北冬天的雪是很多的,黑龙江一般10月(公立)就开始下雪,5月偶尔还有下雪的时候。在空旷的草原上和森林里,积雪有时有一米多厚,人在上面走不会陷进去,因为雪已经冻的异常坚硬,路上积雪也牢牢的粘在路面上,…
包冻饺子
南方人过年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北方人过年吃饺子,表示除旧迎新。这是南北绝然不同的习俗。现在,住在城里的北方人已经将蒸馒头的习俗淡化了,但是包冻饺子的习惯还保留着,最晚三十那天饺子就得包了冻上。东北人…
漠河放灯节
北极村的放灯节是每年的夏至这一天。这是一个年轻人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许多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于傍晚时分,都会携手来到黑龙江边的放灯台上,点燃自己亲手制作的江灯,许下自己的心愿,放飞他们对未采生活的美好企…
漠河县夏至节
夏至节是漠河北极村独有的一个节日。按照北极村人的习俗,每年夏至这一天,北极村的人们都会自发来到黑龙江边,点起篝火,边跳舞边等待北极光的出现。在夏至这一天,北极村是中国白昼最长的地方。太阳从落山至初升的…
漠河鄂伦春族风俗
鄂伦春是长期生活在我国北方深山密林中的一个少数民族,目前仅有几千人口,为我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这是一个自古以狩猎为生的民族,也是一个勤劳勇敢、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民族。早在…
漠河县鄂伦春狩猎习俗
在漠河,早在明朝以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这主要是以游猎为生的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因此,漠河的狩猎史要比农业史长久得多。这些最早的先民们没有先进的狩猎工具,棍棒与弓箭是他们主要的狩猎工具。为了满足生活需要,…
鄂伦春族萨满舞
“萨满舞”,亦称巫舞。“萨满”,意为激动狂怒的人。鄂伦春人,从前把人的平安,狩猎的丰收都寄托在祖先的神灵上,萨满就是沟通人神之间的“使者”。他(她)们虽是专门巫师,但一般不脱离生产,也不收取任何物质…
嘎拉哈
嘎拉哈:抓(音:chuǎ,为东北方言,汉字中没有此专用字,意为“短距离迅速向前抓”或“短距离迅速向前咬”的动作)嘎拉哈是以嘎拉哈做为游戏的统称,是我国北方旧时每家必备的一种游戏。每当晚饭后,几家孩子聚…
飞机格
飞机格:这是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男孩子中的一种户外游戏,参与人员2~5人。于地面画上格子,游戏便于格子中间进行。飞机格的画法简单:纵向三格,上横向两格,两格上一格,上再横向两格,共八格。于顶上两…
打破车
打破车:打破车也叫“打坨子”,这是山中孩子比较野蛮的游戏。游戏方法简单,找来一整块红砖,立于10余米之外,人站处划一横线,人站于线外。以“石头、剪子、布”确定出场次序。玩者手持半块砖头或石头称为“籽”…
走遍大兴安岭
黑龙江省特产
呼玛县特产
漠河市特产
塔河县特产
呼中区特产
松岭区特产
加格达奇区特产
新林区特产
大兴安岭美食小吃
大兴安岭民俗文化
大兴安岭十大特产
大兴安岭全部特产
大兴安岭地理标志产品
大兴安岭旅游景点
大兴安岭十大景点
大兴安岭地名网
大兴安岭名人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