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山歌
崇明岛地处长江的入海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崇明岛自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露出水面,形成沙洲,开始有人居住。因长江水的缓急多变,沙洲涨坍无常,至明末清初才逐渐稳定下来。岛上的居民生活艰难,主要依靠围垦种植、捕鱼、煮盐等为生,所以民风非常朴实。
在崇明岛一千三百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崇明劳动人民在崇明岛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长期浸润下,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0于实际需要而创作了许多山歌,并广泛流传,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崇明山歌艺术宝库。
崇明岛上的居民主要来自长江南岸江苏省的句容、太仓、常熟、昆山一带,所以崇明山歌具有江南民歌特征,但在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崇明山歌以独特的崇明方言演唱,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崇明山歌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兼有浪漫主义色彩。
崇明山歌既干脆坦率,又生动形象,幽默含蓄,真挚感人,反映的感情真实,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有直抒胸意的情绪渲泄,有触景生情的即兴演唱,有对真善美的褒扬和追求,有对假丑恶的鞭挞和唾弃。
崇明山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许多的种棉花、纺纱、织布歌谣,体现了崇明沙洲农业和家庭纺织业的特点,较多的捕鱼行船歌谣体现了崇明四面环水,靠海为生的特点,大量的耕作、荡滩歌谣反映崇明岛由小到大逐步积涨而成的特点。
崇明山歌是崇明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崇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间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
崇明山歌是地方文化的积淀,是构成地域人文环境的重要因素,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崇明山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我们根据崇明山歌基调创作的崇明山歌剧、崇明山歌小戏、崇明山歌表演唱等文艺节目一直在文艺舞台上演出,深受崇明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参加实际文艺汇演,也受到好评,这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好的传承利用价值。
崇明山歌还流传到了长江北岸的江苏省的海门、启东二市。海门市在历史上也曾几经坍涨,有大批崇明岛上人迁徙围垦种植,所以海门市形成了与崇明山歌一脉相承的海门山歌,启东市在1928年之前属崇明县,主要由崇明岛上居民迁徙围垦而成,所以崇明山歌也流传到了启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