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 > 江北区

风筝制作技艺

风筝制作技艺
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筝制作技艺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筝,最早称“木鸢”、“纸鸢”,制成后系上绳子,随风放上高空,相传是我国春秋时代公输般发明的人类最早的“航空器”和“侦察器”。五代时在纸鸢上系竹哨放飞,因风入竹哨,声如筝鸣,故又称“风筝”,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西风一夜风筝急”的赞语。但我地多俗称为“鹞子”,有民谚云:“正月嗑瓜子,二月小顽(孩)放鹞子”之说,故此风筝也就成了一种民间玩具和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千百年来,无论哪朝哪代,制玩风筝者都非常普遍。本区庄桥街道是民间制作风筝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不但很多家庭会做,还有民间组织,所制作的风筝无论是技巧上,还是造型上,质量极高,特色明显,在近年来参加的镇级和市级的比赛中取得了优胜奖和制作技艺奖。

风筝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其实却蕴蓄了许多科学道理在里面,否则,你制作得再好看也放不上空中去。它首先要取好材,一般用韧性较强的竹片或竹条,依照风筝图形扎制好骨架,然后用薄纸或绢等轻薄材料糊贴成型,最后用颜料和其他辅助材料将风筝描绘和扎制完成即可放飞了。风筝名称取决于造型,各种动植物、人物甚至器物都可以被作为制作的题材和风筝的名称。现在当地的许多小朋友也正在学习这项制作技艺,传承不存在问题。

推荐江北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制作技艺也感兴趣:
江北区导航

下一篇:寿全斋中药文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