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张掖 > 高台县

高台剪纸

高台剪纸
张掖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台剪纸为张掖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台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下游地区,境内山川险峻、戈壁广袤、大漠绵延,自古就是匈奴、月氏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自汉代至明代,自中原地区迁移而来、屯田戍边的高台人民既有尚武好斗、慷慨任气的传统,又有耕读传家、研习百家之学的进取精神,创造和传承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其中包括民间美术的代表作—高台剪纸。

高台剪纸,最早始于窗花,塑造的艺术形象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喜鹊登梅、连年有余、十二生肖,有八仙、《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人物,有花鸟、孩童、动物,还有昭君出塞、古典人物、现代人物、秦腔脸谱等,曾广泛应用于佛殿庙堂墙壁装饰,主要剪制各类佛像、观音等。高台民间剪纸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高台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台民间剪纸,制作精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寄托美好愿望,表达喜庆吉祥的内涵。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如今,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同时已进入现代设计领域。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这可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而职业的剪纸艺人则常常是男人,因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劳作并挣工钱。

高台民间剪纸当代传承人主要有赵荣、陈志福、石永贵、王小芳、陈志等。赵荣擅长工笔画,善画-、菩萨等,兼工剪纸。赵荣之徒陈志,是高台县宣化镇寨子村农家少女,出生于1983年2月15日,初中文化,自幼跟随其父陈大钥学习剪纸、刺绣,后师从赵荣,先后创作生产剪纸、刺绣作品2000余件,曾为50余对新人装饰新房,曾获高台县科技杯美术作品展一等奖、高台县民间民俗作品展销会二等奖,并于2009年4月举办个人剪纸作品展。主要代表作品有:《母与子》、《执扇美人》、《恭喜发财》、《昭君出塞》、《十二生肖》、《喜上眉梢》、《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木兰从军》、《连年有余》、《蟠桃献寿》、《秦腔脸谱》、《光明在前》等。其作品刀功娴熟,细腻精美、内涵丰富,造型生动自然、富有表现力。残疾艺人陈志福,出生于1954年9月23日,初中文化,高台县南华镇信号村七社农民,自幼跟随其父陈文发学习剪纸、雕刻,作品刻划细腻,形神兼备,自然丰润,主要代表作品有《十二生肖》、《喜鹊登梅》、《龙凤呈祥》、《鸳鸯戏水》、《五福临门》、《连年有余》、《蟠桃献寿》、《福寿喜财》、《花鸟》、《佛像》、《千年神龟》、《松鹤长春》等。先后创作生产剪纸作品2000余件,曾于2008年获高台县民间民俗作品展销会一等奖。高台县城关镇新建南社区居民石永贵,出生于1952年4月18日,自1966年开始学习剪纸,先后创作生产剪纸作品2000余件,曾为100余对新人装饰新房,曾于2003年获高台县剪纸一等奖。石永贵剪纸时,一手拿纸,一手拿剪刀,随意剪出,即成造型,作品生动活泼。高台县城关镇长征路社区居民王小芳,出生于1969年9月18日,自1978年开始学习剪纸,主要代表作品有:《哺乳》、《春》、《喜庆奥运》、《花盘》等,先后创作生产剪纸作品2000余件,曾为50余对新人装饰新房,曾于2006年获高台县社区文化节剪纸一等奖。

目前,高台剪纸已被公布为张掖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从今年起,当地政府将进一步深入细致开展调查工作,彻底摸清高台剪纸产生发展的历史和制作方法、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等全部状况,并将调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研究和出版。建立有效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当地专业、民间文艺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创办以高台剪纸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美术传习班”,举办一年一度的民间文化节,出台《高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年规划》,对县级传承人发放补助金,保证高台剪纸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推荐高台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剪纸也感兴趣:
高台县导航

下一篇:高台西秦腔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