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陂蓆狮、犁狮
古陂蓆狮、犁狮是江西省信丰县古陂镇谢姓、黎姓村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制作成狮子和牛形象,并分别用他们的姓氏谐音命名的香火狮表演。
蓆狮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谢氏祠堂在古陂建成时,古陂圩的谢姓人氏为举办庆典,吸取中国传统的龙灯和狮舞中成份,又融合赣南广为流传的“香火龙”利用稻草做龙身、插香火显现造型的特点,发明了这种狮子形象的“香火狮”。由于这种狮灯的狮身是用两条草蓆连接而成,也因为古陂方言的“谢”与“蓆”谐音,故命名为“蓆狮”。犁狮则出现在清光绪年间。黎姓后人黎声亮、黎有德等人受蓆狮启发,也创作出了一种代表黎姓的“品牌狮灯”。这种狮灯主要表现的是犁田劳动场景。古陂方言中黎与犁同音,逐命名“犁狮”。既说明了姓氏,又表明了黎姓的耕作本色。
传统蓆狮表演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连续表演三个夜晚。整个舞蹈过程包括舞狮和赶龙两部分。蓆狮舞蹈由五人组成。三人舞狮(分别舞狮头、狮身及狮尾),外加两个“迴迴”。狮头狮尾均用竹木做成骨架,外扎稻草,草上插香,狮子的“五官”及狮尾造型均由香火显示出来,形态栩栩如生。狮身的两条草蓆必须顺直连接,而草蓆外围还须扎上三道稻草筋络以备插香。“迴迴”就是两个戴面具的人,走在前面的戴着沙和尚的面具,大头大脑,憨态可掬,负责引狮、逗狮、开路等舞蹈表演,俗称“大迴迴”或“大面”。走在狮灯后面的戴着孙悟空的小面具,小巧灵活,起着活跃气氛、维持秩序的作用,跳着与之相应的舞蹈,又称为“小迴迴”或“小面”。两个“迴迴”背上还得各披一条小草蓆,象征蓑衣。“蓑衣”上也扎有稻草,插上香,夜晚看上去倒像一只“大刺猬”。其“双哨会狮”等舞狮招式,堪称一绝。
“赶龙”是蓆狮表演中最精彩的“压轴戏”。每到元宵节夜,所有谢氏男丁都必须两手各持一把香火,将蓆狮送上附近高山,并伴有两条各由三人舞动的稻草香火龙,伴着喧天的锣鼓声,在高山上嬉戏狂舞。稍后,双龙在前,蓆狮在后,一声号令千百人高声应和,从后面把龙、狮“赶”下了山。一直赶到祠堂门口。面对祠堂作唱喏礼后,村民便可把未燃尽的香火“抢”回家,意味着“‘龙势’到门下,家和万事兴”,以求吉利、驱瘟邪、保平安。最后还要把“龙身”、“狮身”送到河边焚化,以示有接有送,龙归大海。表演时又有2/4节奏的打击乐伴奏,使得整个舞蹈热烈、紧张,节奏明快有力,具有原始舞蹈伴奏音乐的风格特点。
犁狮舞蹈造型是模仿牛的形象,道具也是以牛和犁为主。最初只是扎一头香火的大牛来表演(狮头、牛身),后来又有两人舞一头大牛,一人舞一头小牛,一人扮农民扶犁,一人扮迴迴引路、逗狮,还有几组人举着“香火龙”和四块“春牛耕田”字牌。表演时,将犁田的农事活动舞蹈化艺术化,表演形式欢快、简洁,生动活泼,诙谐风趣,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犁狮尽管比蓆狮后出现,但在古陂民间受欢迎的程度,完全不亚于蓆狮。其伴奏音乐与赣南采茶戏的《状元红》基本相同,属徽调式,旋律流畅,富有变化。
蓆狮、犁狮的表演经费一般是村民自筹,多在头年腊月由各村各房集资捐献,其传承方式均为村族中前后辈互帮互带,代表艺人主要有谢达三、谢达祥、黎忠英、黎钦仁等。
古陂蓆狮、犁狮是一种融工艺制作、舞蹈表演等于一体的氏族娱乐活动,具有相当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但在过去,两狮以古陂河为界,互不往来,后来在政府的协调下,两姓狮舞才时常在同一场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