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浦口区

江浦手狮

江浦手狮

江浦手狮的故乡浦口区,位于古都南京市北郊,其境内古文化遗址、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珍珠泉风景区等风景名胜数十处。

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此舞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

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此舞便保留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

至解放后,此舞已少有人能舞之。上世纪80年代末,本区文艺工作者采风时发现,经挖掘整理,参加金陵民间文化庙会演出获优秀演出奖;1994年,经再加工,参加沈阳国际民间舞蹈艺术节获“金玫瑰”奖;1996年参加在浙江金华举行的全国民间舞蹈大赛获文化部授予“群星奖”;1999年,经改编形成一套女子手狮舞,参加匈牙利国际民间舞蹈节,与英、法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表演团队同台献艺,为国家争取了荣誉;2000年手狮舞在南京玄武湖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演出;2002年,在“中国·江苏‘三民’大赛”中获金奖;2003年,从手狮舞中改编的《狮虎双雄》和《狮娃》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当年,手狮团队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艺团队。《狮娃》在央视“和谐春晚”演出中获年度大奖。期间,手狮舞不断被邀请参加各类节日活动和庆典活动,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江浦手狮,作为太平天国将士遗留下来的一支民间文艺奇葩,无论是从其历史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都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情趣已突显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在架构精神桥梁、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传承发展价值。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南京作为十朝古都,是江苏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而浦口区,则是南京市在长江天堑以北的一道大门,自古就有“金陵天然屏障”之称。

浦口历史悠久,三代至西周浦口隶属于扬州,当时的扬州府范围很广,已划到南京地带。到了鲁昭公22年(公元前523年),浦口隶属楚国的棠邑。从秦朝到东汉的五百多年,浦口先后隶属九江郡、临淮郡、广陵郡。三国鼎立时,浦口属魏、属吴。二晋南朝浦口地大多属乌江县、慰氏县(侨治郡县)。隋唐至宋则属乌江县、-县、清流县。元时江边有集镇名浦子市(该镇晋为宣化镇、隋为-镇)。明时朱元璋为拱卫南京在浦子口筑周长16里的大城,即浦口城,又称浦子口,浦口因此得名。始置江浦县,县治即设于城内。洪武二十四年县治搬到新开路(今江浦街道)。民国时期浦口区从江浦县分立,2002年5月浦口区与江浦县合并成立新的浦口区。

今天的浦口,东南临长江与下关隔江相望,西与安徽和县全椒县为邻,北以滁河与安徽滁州市、来安县为界,东北与南京市-区接壤。全区辖江浦、泰山、沿江、顶山四个街道,和星甸、石桥、乌江、桥林、汤泉、永宁、盘城七个镇。总面积902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

浦口区总属丘陵地区,前瞻浩浩长江,后依幽幽滁水,百里老山穿境而过。风景秀美,景色迷人,集山、水、城、林为一体。

浦口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境内有山有水,自然植被丰富多彩。境内有国家级老山森林公园、著名景点珍珠泉和名刹兜率寺、惠济寺等,文物古迹黑罗棋布,故而人文景观资源也十分丰厚。

另外,浦口区域交通十分发达,不仅有江运、河运,还有312、328国道和104、124省道和南京大桥、三桥等穿境而过。尤其是著名的津浦铁路终点就在浦口,为浦口的经济及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浦口区也成为南京市江北一颗璀灿的明珠。

分布区域

到目前为止发现该项目仅分布在浦口区永宁镇大营村(今与侯冲村合并为侯冲村)一带。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挖掘整理,目前已扩展到江浦街道地区、顶山地区和驻军、武警部队。

历史渊源

浦口,为南京市在长江天堑以北的一道大门,自古就有“金陵天然屏障”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地方志上称其“扼抗南北,钳制江淮”。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势如破竹。出广西,入湖南。1853年1月,洪秀全率军攻克武昌,随即水陆并进,沿江东下,3月便攻下南京,并以此为基地,进入北伐,西征和政权建设,与清朝统治者进行了长达十我多年的斗争。

据史料记载,1858年下半年期间,太平天国为建清天京外围的清军,打通天京粮道,洪秀全派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带兵合击浦口的清军“江北大营”。年仅二十二岁的英王陈玉成,为保天京万无一失,率领部队日夜兼程,绕道巢湖北面,迅速攻占了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滁州和乌衣镇,南下直捣浦口。其后太平军在浦口九袱州建立3营垒,与清军在大营对抗长达10年。太平军中多为广西人士,《手狮》这个表演项目就是太平军从南方带来的。

传说,太平军在攻下乌衣镇南下时,便在永宁镇休整,将《手狮》舞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传给了永宁大营等村休整时留传下来的。

据传,当时太平军将士在战斗之余,单人便玩耍一种擎于手上的狮子,主要动作是上下翻飞。此舞的最大特点是既可独舞,也可群舞。独舞可强体健身,群舞时又能排兵布阵,声势浩大。此外,还可与民间同乐。因此,深受广大太平军战士和附近乡民的热爱。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廷已处于摇摇欲坠之状,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疾苦万分。大营村一带的村民便借手狮的威武雄健和嬉乐可掬的形象祈求瑞祥,驱除邪祸,摆脱困苦。

当然,《手狮》舞在太平军将士中和被继承下来在永宁大营村村民中的玩耍功能各有侧重点。太平军将士主要是用强身健体、布阵操练,而大营村则主要是祈求瑞祥,驱除邪祸,因而更侧重具有傩戏色彩和娱乐性的有机结合,即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

该舞至解放后,也少有人能舞之。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本区文艺工作者在采风时发现:永宁镇大营村村民在春节时由1—2人舞一种擎于手上的狮子,动作虽笨拙简单,但不失可爱。文艺老师们凭着几十年文艺工作的敏感,认定这一表演形式是一个不可多得、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上世纪80年代末,经挖掘整理,1989年参加省人民广播电台和原江浦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迎八五庆丰收”农家乐春节晚会演出,在全省范围内首次亮相;1993年手狮舞重新编排,确定了新的表演套路,演艺方面得到提高,参加金陵民间文化庙会演出获优秀演出奖;1994年,经再加工,参加沈阳国际民间舞蹈艺术节获“金玫瑰”奖;1996年参加在浙江金华举行的全国民间舞蹈大赛获文化部授予“群星奖”;1999年,经改编形成一套女子手狮舞,参加匈牙利国际民间舞蹈节,与英、法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表演团队同台献艺,为国家争取了荣誉;2000年手狮舞在南京玄武湖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演出;2002年,在“中国·江苏‘三民’大赛”中获金奖;2003年,从手狮舞中改编的《狮虎双雄》和《狮娃》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当年,手狮团队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艺团队。期间,手狮舞不断被邀请参加各类节日活动和庆典活动,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基本内容

《手狮舞》这一特殊的民间舞蹈形式,随着太平军运动的失败也入乡随俗了。一改原先军营列阵弘大气势,为节日庆典时。祈瑞纳福的表演形式。一般在春节时演出。

在浦口永宁,每逢春节,手狮表演者由村中最有名望的长者(即狮子头)召集在朱家大祠堂集中,先行烧香拜烛礼。在长者的带领下,众舞者口中念念有词,共同祈祷新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平安,人人快乐。一时间,祠堂大厅内香烟燎绕,祷词回荡,气氛显得神秘而庄严。

祈祷结束后,众舞者在狮子头的带领下,列队有形,手握手狮,整装待发。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开道,手狮舞就要进村挨家挨户地进行表演了。

在手狮舞的表演过程中,表演队和村庄、农户之间有一不成文的规矩:即手狮在该户门前表演结束,更换另一家时,如该户人家又点燃一串鞭炮,表演者只得在该户人家再玩一次,以增欢乐气氛;狮舞无论进到哪个村表演,不进村便罢,一进该村,则不论该村农户大小、贫富、远近,都要挨门逐户玩遍为止,这叫“宁卯一村,不卯一家”;所有农户对手狮舞者都自觉答谢,答谢不论多少,表演者均不计较。答谢为四个档次,依次是:鸡茶、蛋茶、面茶和糕茶。

手狮舞,在锣鼓点的指引下,穿梭打斗,进退有序。其主要动作有“就地翻滚”,利落而精神抖擞;“二狮抢球”,精彩,刚烈而不失可爱!此外还有“八狮串井”,威猛而灵动。最精彩的要算“蛟狮盘柱”,舞者相接,叠如罗汉,狮者相连,宛如蛟龙。壮观中充满了技巧!

目前,“手狮舞”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加工、整理,其艺术魅力和当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近十多年来,享誉大江南北,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及省、市级殊荣。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一、道具

江浦手狮以别于其他狮舞,主要表现在其道具的制作工艺和舞法上。提起狮舞这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人们对此一定不陌生。在我国狮舞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南狮”和“北狮”。北狮舞起来威猛刚烈,南狮舞起来则活泼灵动。但不管是南狮或是北狮,表演者也不管二人妆扮还是一人妆扮,其大体均是用狮衣把表演者覆盖在其中进行表演。

在制作工艺上,每只手狮长约1.5米,重约2.5公斤。先用竹片扎制骨架,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竹棒,即为舞狮者手柄。单人舞于手中,可独舞,也可群嬉,以多取胜。

近年来,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手狮的重量及模样愈发轻巧和可爱。

二、服装

表演者一般统一着装,头戴黄巾(亦可白巾),身着马夹(类似战袍盔夹),腰扎红带,下身穿黄色灯笼裤,脚登黄布靴,俨然一太平军战士。

三、器乐

有鼓、锣、镲、钹、锁呐、笙等。(近年来随着赛事等活动的需要,已有先作曲再进行排练和表演的情况)

传承谱系

起源太平天国时期。

繁荣于民国初期。

衰落于解放前。

濒危于1990年以前。

1990年后,经抢救性挖掘整理,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至目前为止,又创造了一个鼎盛时期。

代表性传承人

第一代:永宁镇大营村朱家营朱永洲;

第二代:永宁镇大营村朱家营朱宗元;

浦口区文化馆集体传承;

浦口区文化局手狮队;

浦口区永宁镇候冲村手狮表演队。

第三代:浦口区泰华电子集团手狮表演队;

驻浦口区武警三大队手狮表演队;

驻浦口区舟桥旅手狮表演队;

浦口区珠江小学手狮表演队。

浦口区新世纪小学手狮表演队;

浦口区顶山中心小学手狮表演队。

主要特征

《手狮》舞目前已成为浦乃至南京市的一支品牌民间文艺节目。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传承性

《手狮》舞在诞生之初属太平天国的军营文化。为军队强体健身和布兵练阵之用。太平天国失败后被驻地农民继承下来后转为了地道的乡村文化。为节日庆典和祭祀之用。

二、独特性

《手狮》舞,它别于我国的“北狮”和“南狮”,“北狮”舞起来威猛刚烈,“南狮”舞起来则活泼灵动。但不管是“北狮”或是“南狮”,表演者也不管是二人妆扮还是一人妆扮,其大体均是狮衣把表演者覆在其中进行表演。而“手狮”不管是道具还是从表演者套路上均与其它狮舞者不同。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显而易见,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三、民俗性

《手狮》舞自转为乡村文化后,就入乡随俗地带有一定的民俗性,首先这项活动一般只在春节期间玩耍,烘托节日气氛。其次,其活动的开始仪式之中因其为节日庆典和祭祀之用,以赋予了一定的驱邪纳福的民俗色彩。

四、参与性和娱乐性

《手狮》舞表演可单人、二人、多者几十人。只要村民自愿(一般多男性),皆可报名参加排练表演,充分体现了自娱自乐的原则。在春节活动期间,男性村民也能以参加在本地区的走乡串户表演为荣为乐,同时,村民们也把每年一度的手狮表演作为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内容。

五、时代性

《手狮》舞在近年来挖掘之初,基本上也就剩下了简单的娱乐功能了,人数一般也就1—2人而已。形式单调,动作简单,女性更没有参与过。挖掘整理后,无论在道具、编排、表现内容、人员参与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增加了女子手狮和娃娃手狮的表演,一改过去传统的只有男子的表演。同时手狮舞的表演形式更具时代特色,用于配合地方的各种节庆及赛事活动,丰富了艺术表演中类别,另外,在动作上、音乐中、舞台形式中加入了时代气息的音乐和动作编排。

六、艺术性

《手狮》舞既然是一项民间文艺活动,那它就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活动本身就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不论从服装道具制作、表演套路、音乐制作等,均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因此,艺术性是民间文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特征。

重要价值

《手狮》舞作为我区的一个重要民间文艺品牌,近年来已备受文艺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喜爱,从《手狮》舞蕴藏的艺术魅力可以体现出如下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过去了150余年的历史了,其动态的一切已荡然无存。但作为太平军战士军营文化的《手狮》舞却被活生生地继承了下来,这种现象应该能反映出当初太平军战士与民同乐、军民鱼水之情。因此,无论是从其历史角度还是从其文化角度,都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二、普及价值

《手狮》舞既能强体健身,又能烘托节日气氛,通过其阳刚威猛的表演,还能体现奋力拼搏的时代精神。它来自于民间,植根于民间,与老百姓的生活、情趣及民情融合在一起,动作优美易学,备受百姓喜爱,因此也很容易得到推广和普及。

三、社会价值

《手狮》舞作为我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民间文艺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品牌效应亦越来越得到了提高,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手狮舞在参加各类赛事、活动所获得的荣誉可以看出其社会价值不可小觑。更可看出手狮舞作为一个艺术品牌的社会价值已然突显出来。

四、艺术价值

《手狮》舞作为狮舞大家庭中的一枝独秀,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手狮舞不仅丰富了民间文艺的表演形式,在表演内涵上也可寻得它的表演情趣和思想情感。如男子手狮以威猛来表现人们阳刚、奋进的精神;女子手狮则表现了女性舞姿优美、动作灵巧之特点;狮娃则表现了动物之间的灵动、憨态可爱活泼与天真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妙情怀。

五、实用价值

《手狮》舞作为一种携道具的舞蹈,其动作有甩、逗、翻滚、跳跃等,在排练的过程中,在客观上锻炼了身体,起到了一定的健身强体的作用。其次,手狮舞艺术表现力极强,合适各类场合的表演,作为一段优秀的民俗活动,在节日庆典烘托气氛、协调人际关系、架构精神桥梁、推进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无疑会起来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濒危状况

1、保护经费紧缺。在服装及道具上,每隔两年就有较大的投入。虽然政府在公益性公共文化建设上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但民间队伍的保护经费依然紧缺。

2、专业业务老师缺乏。每次排练大型的手狮舞,均要从省、市邀请老师指导排练,本区在这块业务能力较弱。

3、成立相对稳定的表演队伍难。虽已分别建立有部队、学校和企业的表演队伍,但往往因为部队两年一复员的机制和学校稍高年级的孩子家长就不给孩子参与,以及企业均以企业自身生产为主,时间不能保证排练。另外,农村社会形态急剧城市化,大多数青壮年出去打工,人员无法解决,所以相对稳定的队伍不容易解决。

4、手狮舞属自然传承,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均由民间老人回忆而得,以往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完整,急需对手狮舞原有的音乐、舞蹈进行抢救性保护。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自上世纪80年代末1化馆老师采风发现后,地方政府已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对该舞进行了一系列加工整理,并邀请了省、市有关专家本着对该舞既有传承又有发展的精神,从表演人员的服装、道具到舞蹈套路和音乐等都进行改编和提高,使得该舞又重新焕发了艺术魅力,已形成了男子手狮舞、女子手狮舞、狮虎双雄、儿童手狮舞等多支队伍。特别是在1999年,手狮舞还远赴匈牙利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至今投入到手狮舞上排练、演出等费用达数十万元。2002年,浦口区文化局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手狮舞,制定了《浦口区“手狮”表演队发展规划和工作措施》,至2005年元月,由浦口区文化局和浦口区财政局联合成立了“浦口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专家组、项目工作室,配备了专兼职人员,明确了责任人,并制定了有序的工作流程和实施措施。手狮舞的专项保护经费也将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具体措施有:

1、组织专门人员,深入民间进行采风,收集整理。

2、常年坚持举办活动,促进保护,使其繁荣,扩大影响。

3、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其进行不同风格的编排、作曲、使其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场合演出的要求。

4、积极普及和推广。自90年代挖掘整理以来,已成功地在农村、学校、机关、企业、军营等进行了编排移植,使其活动不断发扬光大,渗透到各领域。

推荐浦口区更多特产
浦口区导航

下一篇:太仓滚灯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