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 乌兰察布

祭火

祭火

自古以来,蒙古民族像崇拜苍天一样崇拜火。他们认为,火是天神赐给人类温暖和生命的源泉,是保障人类赖以生存的使者,是与人类生活的荣衰有着息息相关的崇拜物,是家庭的元气,是生活欣欣向荣的象征。蒙古人称继承父母遗产为“接续圣火”或“守圣火”,其本意就是儿孙继承其祖先点燃的、父母继承下来的圣火。

蒙古民族祭火一般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进行。传说中,火神每年过年前要去上帝那里禀报人间的一年景况。为预示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生活幸福、草原安宁,每到祭火的这一天,家家户户点燃起柏叶香、清扫浩特庭院,保持毡房内的整洁,开始准备祭品和祭祀用具。祭火供品主要有羊胸叉、胫骨、四根长肋、直肠、皱胃、包肚油等。首先将煮熟的羊胸叉上面的肥膘削下,然后用白羊毛捻成的线,从胸叉骨的胸柄开始,给两肋弓的尖子顺时针绕三三九圈,再用包肚油罩好,并用银铂做的元宝,蓝、红、黄、白、绿五色丝线、奶油装饰好盛在盘内,放置在火火甚前的桌子上。同时,把装有直肠、胫骨、四根长肋骨、胸叉肥膘、皱胃的“招福桶”,也放到佛龛左侧的桌子上。

蒙古民族祭火时都要用火火甚。祭火开始前,在火煁中垒好硬块干牛粪,中间放置柴火,把粘黄油的棉球放进火中,用棱型五彩绸子和包肚油一起摆挂在火火甚的四根柱腿上。

祭火首先要祭长辈家的火。被邀请参加祭火的亲朋好友,浩特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参加祭火。祭火要用羊胸叉,是因为传说中的火神是一位女神的缘故。蒙古族往往称火神为“火神母”,她像慈母一样给人们带来热能和温暖。因此,每当祭火时,他们借以用羊胸叉招。待妇女的传统习俗,来祭祀火神。

祭火开始,家长首先点燃佛灯,主妇跪在蒙古包门内,点燃火煁中央放好的黄油棉球,祝词人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开始朗诵“火赞”祝词,人们依次为火献黄油、奶酒、包肚油、红枣等供品。火焰上升后,主妇虔诚地将盘中羊胸叉献给火神母。这时,所有参加祭火的人们手持祭品,同声念起“福来、福来”的招福经。

祭火仪式结束后,参加祭火的人们,按年长辈份的大小,分享火神赐给的食物。他们不分老幼,个个面带微笑,精神振奋,唱起欢快的祝酒歌,拉起悠扬的马头琴,祝福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更加美满幸福,草原更加繁荣昌盛。

推荐乌兰察布更多特产
乌兰察布导航

下一篇:察哈尔婚礼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