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三台

木刻、木雕.书版(三台)

木刻、木雕.书版(三台)
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刻、木雕.书版(三台)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刻木雕工艺是指以雕刻木料分类的民间美术,通常也指用木料雕刻工艺品的一种技艺,一般选用质地细密柔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椵木、桦木、楠木、樟木、柏木、银杏、红木、梨木等树种。从纵剖板面刻制叫木面木刻,用横断面刻制叫木口木刻。以凸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画面叫阳刻,以凹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画面叫阴刻。也有阴阳相间画面的木刻。运用多块木板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叫套色木刻。按颜料性质又分为油印木刻和水印木刻,采用绘刻、印进行刻制的叫复制木刻,由作者自画、自刻、自印的叫创作木刻。

三台的木刻木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推到唐代。《猗觉寮杂记》载:“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古梓州今三台唐代是与成都齐名的大都市,当时的文化中心,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在此游历写作,木刻技艺传到梓州。宋代的木刻已相当成熟,明清年间民间木刻异军突起,形成了五大木刻年画。木刻木雕传承至民国时期,直到解放初期,都是三台重要的手工业。据三台县档案局资料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成立三台县刊刻印刷工会,顾文华任副主任.解放后1951年县人民政府成立三台刊刻印刷职业工会,顾文华任主任。牟柯1940年18岁即拜顾文华的徒弟冯文清学习刻雕技艺,至今已逾70多年,潜心钻研木刻木雕技艺,书法尊崇颜真卿,篆刻拜崇吴昌砚、邓散木,并培养两个传人及一批学习者,作品连续两次参加国际非遗节展示。

据《三台县二轻工业誌》载,牟柯“从秦汉印谱各个流派名家的篆艺学到清末民初吴昌砚、黄牧甫的大作,大篆小篆,笔力工整,题跋入款,古拙俊逸,醒目了然。隶书、原字,亦不逊色,金石篆刻,独具一格。”

木刻木雕技艺包括选材→储材→改料→打磨→制板→上漆→雕刻→着色→罩面→成品。

选料:根据雕刻内容选取木材,四川大都选用柏木、银杏、红木、梨木、樟木等。储料:将选好的木材储备好,烘干、防潮,以防变形。改料:即根据雕刻作品的规格尺寸,将木材用大锯改开、下料。打磨:将胚料先用木工刨子推平,再用打磨砂纸、砂布磨光磨平,刮腻子打磨以备制板用。制板:就是将打磨好的木料,按作品规格尺寸制成板材,以利上漆。上漆:即将制板6面用生漆保护起来,特别是正面上漆,即要保护木料,又要为画而起烘托。雕刻:先将需要雕刻的内容贴在制板上,然后用雕刻刀精刻,切忌刻错、刻损,补救起来很麻烦。雕刻是本技艺中的核心。着色:根据作品内容和用户需要,将刻好的作品填上彩色,特别木板雕刻的作品,着色也有许多讲究,如着色只能使用矿物质颜料等等。罩面:即将着了色的作品再上一次青漆,目的在既保护木材,又保护画面质量。

70余年的篆刻生涯,牟柯的篆刻共治印近万件,木刻数千件,作品由当地赠售到国内外,在川内有较高声望,被绵阳市文艺界称为“木刻大师”。木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古老且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手段,随着历史的衍变已渐消亡,急需抢救保护。

信息来源: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推荐三台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木雕也感兴趣:
三台导航

下一篇:三台剪纸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