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地区哭嫁哭丧歌
在上海市郊浦东沿海的南汇地区,数百年来长期流传着唱哭嫁歌、哭丧歌的民间习俗。
270年前修筑的钦公塘,把南汇分成东西两部分的自然区域。哭嫁歌、哭丧歌主要流传在东半区海边的书院、万祥、老港、祝桥以及大团等地区。这一批土地成陆较晚,却保留着十分古老的婚丧仪式歌。
哭嫁歌、哭丧歌是我国民间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礼俗歌。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孟子》上说:“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可见齐国时期已经有“哭丧歌”。哭嫁歌的产生年代更早,学术界大多认为起因于古代的掠夺婚姻,后来伴随着家长制下的买卖婚姻,使哭嫁歌发展流传下来。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辑录的《山歌》集里,有一首《嫁》的短山歌,首句是“嫁出囡儿哭出子个浜”,把哭嫁风俗编进歌谣里唱,说明这种风俗在当时的吴语地区已很盛行。
到了清代末期,流传在上海浦东地区的长篇叙事歌《白杨村山歌》里,有相当多的内容唱“哭嫁”,可见清代后期哭出嫁的习俗已流行于上海地区。
在南汇地区,原生态哭丧歌、哭嫁歌极其丰富。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南汇,几乎每个村宅都有一批能编唱“哭歌”的高手,甚至有的男子也会唱哭丧哭嫁歌。这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哭歌哭中带唱,节奏比较缓慢,适宜于海边妇女边劳动边传唱哭歌。
旧社会,南汇沿海人民经常遭遇台风海潮等自然灾害,生活极其困苦。因此他们常常借哭歌来发泄、悲叹苦难的命运。过去沿海地区比较荒僻,交通又比较闭塞,这正好是成为哭歌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的重要环境。
在正式场合,哭嫁歌须伴随婚俗仪式而唱。新娘出嫁的前夜,哥嫂将衣被布匹(嫁妆)放入箱笼,俗称“填箱”,这时由新娘母女对唱《填箱》歌。举行婚礼那天,长辈送过贺礼的,新娘要以唱答谢。娶亲轿子抬到场角,阿嫂端给新娘一碗饭,新娘唱《上轿饭》谢哥嫂。然后新娘换上绣花鞋,由阿哥抱上轿,新娘唱《抱上矫》。
哭嫁歌是旧时出嫁女子向姑娘时代哭别的歌,在礼俗上允许她尽情地诉说,这种歌是在姑娘家感情无所阻拦的情况下尽情地发泄出来的,感情奔放激越。其歌词反复设喻,层层排比,回还往复,诡谲瑰丽,辞必极致而后快,情必尽泄而后止。
哭丧歌分为散哭、套头和经三部分。经是结合丧葬仪式唱的,有《梳头经》、《着衣经》、《出材经》、《床祀经》等。散哭就是人死后,他的亲人悼念他哭唱的歌。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是情真意切。如哭丈夫、哭妻子、哭父母、哭子女,痛之深,情也哀,哭者哀哀欲绝,不能自休,哭死者生前的种种好处,和今后没有亲人的苦况,这种哭还往往勾起对自己一生的坎坷和悲苦的诉说,所以一发而不可收。散哭的语言瑰丽多彩,想象丰富,比喻连篇,艺术性很强。
哭歌来自当地群众的口头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另外,南汇哭歌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的传唱历史,它还是研究当地民俗的珍贵资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南汇沿海地区上了年纪的妇女大多能唱哭歌,还发现了象潘彩莲、张文仙、苏炎奎、沈小妹(王学红的师傅)、王学红等几十位优秀歌手。在这一地区,搜集到哭嫁歌八千余行和哭丧歌二万多行。1983年,《哭丧歌》获1979年至1982年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汉族地区最高奖),引起国内外民间文艺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有专家说,南汇哭歌是汉族地区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1988年,《哭丧歌》(八千行)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婚丧仪式歌》(潘彩莲哭歌专集)由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有10余万字的哭歌被《中国歌谣集成·上海卷》选用。
在最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哭出嫁的风俗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逐渐消亡,但沿海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哭丧的习俗,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歌手。可惜的是,潘彩莲、沈小妹等优秀歌手相继亡故,当初较年轻的张文仙、王学红等歌手也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记忆力大为减退。南汇哭歌的保护、传承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