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獠牙绝技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高台县,1958年以前隶属于酒泉地区,1959年划归张掖地区至今。高台地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下游地区,境内山川险峻、戈壁广袤、大漠绵延,自古就是匈奴、月氏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自汉代至明代,自中原地区迁移而来、屯田戍边的高台人民形成了尚武好斗、慷慨任气的传统,创造和传承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种,其中包括秦腔艺术的绝活--獠牙绝技。高台秦腔獠牙绝技,主要分布在该县罗城乡红山村,在当地已有500多年的传承历史,成为舞台表演的一朵奇葩。高台秦腔獠牙绝技表演时,表演者口含两颗猪獠牙,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倒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翕动,同时唱、念、做、打一发并举,深受群众喜爱。高台秦腔獠牙绝技,主要在秦腔花脸角色的饰演中使用,用于塑造凶恶、勇猛、膘悍、恐怖的角色,具有鲜明的专用性和地域性特征。据当地群众回忆,獠牙绝技原本使用6颗或4颗猪獠牙,在文革期间,高台秦腔艺术跌入低谷,许多艺人受到冲击,獠牙绝技表演几近失传,如今仅能表演2颗獠牙。目前,仅有现年72岁的孙立国老人及其弟子—现年47岁的蔺耀宗,能够表演此绝技。除此而外,再无第三人。高台秦腔獠牙绝技,是当地人民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与当地现存的汉明长城一样,是当地军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8月,秦腔獠牙绝技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9月,已上报国家文化部参加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审批。从今年起,当地政府将进一步深入细致开展调查工作,彻底摸清高台秦腔獠牙绝技产生发展的历史和角色配置、艺术传承、使用范围、剧目脚本等全部状况,并将调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研究和出版。建立有效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当地专业、民间剧团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创办以“秦腔獠牙”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戏曲表演特技传习班”,从人才、表演水平等方面提高獠牙绝技的艺术水准,举办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节,保证高台秦腔獠牙绝技的有效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