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 > 西城区

砂锅居

砂锅居

砂锅居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原址在西单缸瓦市义达里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

当时清宫廷和各王府中都有祭祖制度,祭品多用上等全猪制成。在定王府,祭祖用过的猪肉都赏给更房食用,有的更夫便拿猪肉到府外换钱。后来更夫们看到有利可图,就与曾在御膳房干过的厨师合作,在缸瓦市附近的定王府更房墙外正式开店经营起砂锅煮白肉,并取名和顺居,后又迁至缸瓦市路东。因店里使用一口直径约1.3米的砂锅煮肉,人们习惯称为砂锅居,久而久之,和顺居不为人知,砂锅居成为店名了。开业初期,只是少数官员前来品尝,后来人们不断慕名而来,每天一头猪,不到中午就卖完了,并且在卖完后便摘掉幌子,以示停业,所以,当时北京有这样的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

其实,砂锅居真正是因为它的货做不出来。砂锅居卖的白肉,是头天晚上宰杀一头百十斤重的京东鞭猪,拾掇干净后,连夜放在一口直径四尺,深三尺的大铁锅中煮,经一夜煮火靠,次日晨正好熟透,八时营业,一上午就卖光了。由于一天只能卖一头猪,故只能过午不候了。

到清嘉庆年间,砂锅居已成为北京著名的餐馆之一,每天清晨宾客们便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当时有人写了一首诗:“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才出己云迟”,充分说明了砂锅居买卖兴隆的情景。

砂锅居饭庄经营的风味菜肴,全以猪肉为原料,厨师们擅用烧、燎、白煮等技法,因材施艺。一口猪从皮到肉从头至尾,乃至心、肝、肺、肚、肠等,可烹制出数十种菜品。如砂锅三白(砂锅白肉、砂锅白肠、砂锅白肚)、筒子肉、糊肘、芝麻丸子、凤眼肝、炸肥肠、炸鹿尾等。特别是砂锅三白,吃时蘸油、蒜泥、腌韭菜花、腐乳汁和辣椒油,汤味浓厚、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保持了该店传统特色。当年的大砂锅如今已被那数不清的小砂锅所取代,尤其是以砂锅白肉为龙头的砂锅系列菜吸引着中外各界人士,人们皆以能品尝到砂锅居的风味菜而为乐事。

烧实则为炸,将煮制后的原料再用油炸制成菜肴。如凤眼肝、炸鹿尾、炸肥肠、芝麻丸子等都是其名菜,炸成后,蘸以椒盐食之,外焦里嫩,香脆可口。用其法制成的与水果相似的甜菜----小烧碟,如木樨枣、蜜煎海棠、大红杏干、枣干等,上桌时用小碟盛放,从24件起码,可码至32件、48件、64件,码放至64件时称沙锅全桌。这充分显示了吃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燎原是满族人进关前,祭祀时所用的生烧火燎猪羊肉的做法。将带皮的五花猪肉、肘、蹄、头等,用旺而不烈的火来回翻烤,待皮上起一层小泡后,经温水浸泡,刮去糊皮,放入清水沙锅中煮熟。成品具浓郁糊香味,外皮金黄,肉质白嫩,蘸上配好的调料食用,滋味绝佳,糊肘是其代表名肴。

白煮是沙锅居最富特色的烹调技法。将刮洗干净、去异味、去污沫后的猪肉、内脏放入一次放足清水的沙锅内,旺火烧开,微火慢煮(汤沸而不腾),脂肪溶于汤中,汤味浓厚,肉质酥嫩香烂,蘸着用酱油蒜泥、韭菜花、辣椒油豆腐乳香油等调好的味汁食之,美味无穷。

七七事变后,因砂锅居风味独特,名气很响,所以日本和汉奸中的要人,常在此吃喝请客。他们经常是下午和晚间来此吃喝,砂锅居才增添了晚餐。解放前,砂锅居的匾额有三块,左为和顺居,右为砂锅居中间是白肉馆,这也是很独特的。砂锅居原有刘姓经营,后易主到厨师吴姓手中,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时仍是吴经理。

解放后,砂锅居得到很快发展,1952年,砂锅居为适应大众口味,增添了用小砂锅炖煮的砂锅白肉、砂锅鸡块、砂锅丸子、砂锅豆腐和什锦砂锅等砂锅菜,受到顾客欢迎。五六十年代,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经常到这里聚会请客。1994年12月28日重张的沙锅居饭庄,宫廷式的三层楼结构,总建筑面积达二千平方米,雅座中设宫灯、条形案、太师椅,古朴典雅,餐桌上使用的红黄万寿餐具,与现代设施、卡拉OK、KTV包间遥相呼应,别具特色。

推荐西城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锅也感兴趣:
西城区导航

下一篇:芝兰图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