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 > 浦东新区

上海港码头号子

上海港码头号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港码头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港码头号子是流传于上海市的汉族民歌,码头林立的黄浦江畔传唱的劳动者之歌。码头号子承载了劳动者顽强的生命力,也见证了上海港码头的历史变迁。上海港码头号子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宋时期,上海地区的主要港口在吴淞江入海口的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后因吴淞江河道淤浅,港口作业逐渐从青龙镇转移到上海浦。1843年11月,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185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从广州转移到上海,1870年后成为中国航运中心。1931年,进出口吨位居世界第7位,成为远东航运中心。

随着旧上海“远东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那些从五湖四海来的包括大件、特大件、笨重和超重的货物,全部压在了码头工人的肩上,码头工人在劳动中迸发出来的号子,是经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劳动的歌声,它是工人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身体受压迫时的呐喊。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革,唱出了劳动人民的辛酸。

上海港码头号子我国号子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码头号子因不同的搬运物件和搬运环境,有很多种类型;所唱的号子也由于各地方方言语音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带有各地特色和各派风格的码头号子。其中,以“苏北号子”和“湖北号子”最具代表性也最为普及。传承方式是一种自然传接的“劳动传承”。

号子指挥大家统一步伐、协调动作,是一种艺术化的劳动指挥号令。它的节奏与劳动节奏完全契合,是所有民歌中与生产劳动实践关系最紧密的。唱者都是男性,“领”“和”结合,音区宽广、嘹亮,多高音区,尽显阳刚之美。随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进程、港湾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繁重的体力劳动已逐渐被机器所替代,当年肩扛手拉的上海老码头都已年逾古稀,工人们搬运货物时所唱的号子,也随之渐渐地跟随着劳动消失了。为此,该项目亟需抢救保护。

推荐浦东新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号子也感兴趣:
浦东新区导航

下一篇:酉水船工号子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