槚山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影戏、灯影戏、纸影戏。攸县民间亦称影子戏。2006年,槚山皮影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攸县槚山皮影戏于清末自湘潭传入攸县槚山乡,传布在攸县东乡的黄丰桥、柏市,北乡的皇图岭、高枧、市坪,西乡的丫江桥、大桥,南乡的石羊塘、桃水,以及邻近的醴陵、衡东、萍乡等地。
攸县旧时宗教盛行,民间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古老的民间故事、民谚均丰富多彩,其中皮影杂技在县内有一定的历史,是攸县民间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
皮影在北宋初年,由说书演变而成,属于傀儡艺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周密《武林旧事》均有记载。宋时耐得翁《都城纪胜》载“瓦舍众技”“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0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现全国流行的皮影都是宋人影戏的继承和发展。攸县的皮影也不例外,它与河北皮影风格很接近,人物造型是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人物身形浑厚,手指若伸若握,抽象简洁,最受攸县人民的喜爱,经常在红白喜事、庙会、祀祖仪式演出。
攸县皮影的主要代表就是槚山皮影。槚山皮影戏班一般由4至5人组成。无科班授艺,技艺的传授大部分是一种父教子传、承师学艺的形式。最早是槚山黄泥冲已故艺人曾秋和与其二弟曾冬和,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向湘潭著名皮影艺人齐仕玉之子马宗桂拜师学艺,承接过来。于是偏远而闭塞的山村出现了皮影戏,为攸县民间文化增添了亮色。
自曾秋和兄弟把皮影艺术引入槚山后,在槚山、丫江桥一带传授的弟子数以百计。各村都以槚山乡曾氏家族为核心组建了皮影艺术班社。民国初期,槚山皮影班达8个以上,演出影响到全县及相邻县域地区,形成空前的繁荣景象。由于皮影艺术的魅力,槚山曾氏皮影得到快速发展。在攸县,哪里有皮影艺术,哪里就有槚山曾氏的传承弟子。在皮影艺术鼎盛时期,攸县的大部分乡镇都有皮影队,皮影演出团体以槚山曾氏为首,发展到了30多个。
皮影戏,是用纸衬壳或牛皮雕刻成各种不同的人物和动物,并使其每个关节能活动,安上操纵杆,在白布做的银幕后面由演员操纵着进行表演,通过灯光将它们在银幕上显映出来,并配有唱腔和音乐的一种戏剧艺术。其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皮影戏,是由剧本、表演、导演、造型、音乐及舞台美术几个方面内容组成。
槚山皮影戏采用的是戏曲演出本,如《西游记》《南堂救主》《封神榜》《三国演义》等连台戏,和《水漫金山》《打铁》等折子戏及古典神话、童话及寓言、民间故事戏,其中以做工戏和武打戏居多,而且在武斗场面0现很多新创意的表演,可说是“戏中串戏”。
槚山皮影戏的剧本选择有一定的特性:由于皮影戏为傀儡戏,它的表演以夸张、诙谐为主,人物的举动,能产生喜剧的效果,但表现悲剧题材就有难度。题材处理上注重形象交代,避免说唱情节,突出运用特技,避免戏曲程式局限。皮影戏刻画人物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在人物造型上,体现性格特征;二是通过具体的情节安排,来形象地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三是通过演员的操纵特技的手段去表现人物;四是通过人的口技及乐队的特有演奏来弥补表演上的不足。这样,呆滞的皮影形象,便成为有血有肉的戏剧人物。
槚山的皮影表演艺术大多以戏曲程式为基础,但因其艺术特点所致,使表演艺术具有自己的特性:
首先是快速性。皮影没有生命,没有感情,故表演节奏上,就必须快速而又鲜明,把每一形体动作很快连贯在一起,中间不宜静止。其次是夸张性,这种特点是皮影的重要特征,它通过机械而夸张的动作,给人物一种幽默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同时,有些舞台剧中不好表现的场景,如“人头落地”的格杀场面,皮影戏演出易如反掌。
槚山皮影戏的表演非常讲究技巧,皮影中的人物表演主要靠的是掌握操纵杆,杆子要端平,步子要稳定,动作要灵活,要细腻出神,乐队要配合,表演者一专多能,女声也都是由男艺人演唱。
造型在皮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皮影的发展与其很有关联。槚山皮影造型常有创新,演出什么样的戏,就造什么样的皮影型。京剧就是京剧,花鼓戏就是花鼓戏,具有哪里的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就要哪里的特色风味。如皮影戏《陈之丕传说》,取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攸县才子陈之丕的故事,这个戏具有浓郁的当地风格,它的服装、色彩、花纹也都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人们感叹道:皮影是一种活的雕塑,是一件工艺品玩具。
槚山皮影戏的音乐是根据演出剧种而定。唱京剧、湘剧,那就按京剧、湘剧戏曲唱腔,唱湖南花鼓戏就按湖南花鼓戏风格唱腔。在乐器演奏上,一人可兼两种乐器甚至三种乐器,同时还要帮唱。总之配合默契,声、影协调。槚山皮影戏使用的乐器有大筒、京胡各一把,小唢呐一支,大唢呐两支,8寸左右的堂鼓一只,大钞两副,中虎音锣一面,小锣一面,高、低音击板可各一副,也有的采用山里的大竹蔸取其三寸左右长(必须有一竹节)代替班鼓用。
槚山皮影戏演出舞台简约,搭拆、携带方便。通常以8根1.25米长的小方棍和两根1.3米长的小柱棍搭架而成;前面是一块1.2米×2米的白布屏幕,左右两边各一块1米×2米高的围布,白屏幕布上面一条0.2米高的檐布,屏幕下面一块0.6米×2米的下脚布。为方便装、拆,通常将屏幕布、幕檐布、围布、下脚布缝制成一整块。台面一般是四张家常用的方桌(有时两张方桌也可)。台上一条供打击乐师用的长方凳和两条凳椅,屏幕后上方一只200W左右的电灯泡或日光管一根,布景是靠大小和色彩深浅,体现环境的远近,布景虚实结合,色彩透明,灯光无变化。
槚山皮影用牛羊皮或垫圈纸片雕刻而成,分生、旦、净、丑各类人物的脸谱、形体,其手脚的各关节灵活自如。还有剧中所需的各种道具(如桌、椅、刀、枪等)及飞禽走兽之类等等,其形态活灵活现。
槚山皮影戏传承至今,在攸县民间仍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虽然受现代高科技及多元化的文化艺术内容和形式所冲击,但皮影仍被众多的人喜爱和青睐。攸县皮影是攸县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它是沟通乡情、民情的精神纽带,具有较强大的情感联结性和辐射力。同时,槚山皮影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无论皮影的制作、台子的构造以及表演的方式,均独具风格,别出心裁。它以人操作皮影的影子在布屏幕上结合唱做念打表现人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攸县槚山皮影戏同时对文化人类学、民俗学乃至中外文化交流等都有着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2006年,槚山皮影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攸县文化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