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聊城 > 东阿县

王皮戏

王皮戏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皮戏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阿“下码头王皮戏”,是植根于东阿县牛角店下码头村,流行于东阿、平阴、冠县、茌平等地的民间戏剧,为境内所独有。

该剧主要描写了元宵灯节,王皮与十八个老婆上街观灯的情景。由于十八个老婆都极不满自己的婚姻,纷纷起来埋怨。通过他(她)们的嘲谑,讽刺了封建社会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据老艺人讲,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朝臣孙司马(幼名孙广四,卓号孙老钱,园里庄人)传授过王皮戏。因戏中主角叫王皮而得名,大司马也当演员,在《土地爷添油》一剧中饰演王皮。通称“十八大姐斗王皮”,系流行于冠县、茌平、平阴等地民间的歌舞演唱形式。只有一本戏《王皮传》,写王皮匠娶了18个老婆,各有不同的残疾,他带着老婆们观灯,惹出不少纠葛。演出前先有一段《跑灯》,然后引出戏文,并穿插《李虎顶灯》、《寡妇上坟》、《卖翠花》等折。唱腔为曲牌联缀体,包括[耍孩儿](娃娃)、[驻云飞]、[序子]、[莺歌柳]、[太平年]、[清江引]等,有[慢板]、[快板]等板式。演唱时不用管弦乐器,只敲竹板配合。

王皮戏的乐器有呜嘟嘟、板胡、二胡、三弦、唢呐、也有锣鼓,但不常用。还有配合表演掌握节拍的手锣。主要曲牌有“叠断桥”、“贯孝灯”、“耍孩儿”、“桂柱香”、“山坡羊”、“顶嘴儿”等,最细腻的曲子是“十八调”,人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咳“。其代表剧目有:《土地爷添油》、《送饭》、《休妻》、《两亲家顶嘴》、《-鬼》、《十八大姐逗王皮》等。《下码头王皮戏》不论是念白、唱词,还是数板,语言直白,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带有大量的当地口语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该剧目多在夜间演出,演出场地一般在闲院荒场。演出前,全体演员(最多24人)扮装,手持各种彩灯,如伞灯、瓶灯、升灯、鼓子灯、篮子灯等,排成单行,前面一杆“图”字大旗开路,边扭边唱“路灯歌。”进入演出场地后,开始“跑场”。跑技有“里摞城”、“外摞城”、“十字穿城”、“踩街”、“乱劈柴”、“夹箔帐”、“龙吊挂”、“里二外四”、“里四外四”等,队形变化多端,彩灯上下翻飞,煞是壮观,让人眼花缭乱。当剧目演出时,前场演唱,后场演员配唱,俗称“拉崖子”。除演出整个剧目外,也演出折子戏。演出剧目多是喜剧,幽默,诙谐,风趣,颇得百姓喜爱。

平时下码头的戏迷们忙时从事农业劳动,农闲时搭班演戏,特别是春节期间经常应邀到邻县和附近的乡镇村进行演出。至今当地仍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下码头人不害臊,大人孩子王皮调。下码头敲镟子,邻村来了大半子。”在东阿县及茌平县地界不管在那个县,只要一啦起王皮戏人们都会说上一句“下码头王皮正版”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

《下码头王皮戏》戏中的角色王皮老丑扮相,十八大姐均为旦角扮相,剧中演员的表演动作采用了大量的民间秧歌和喜剧的表演艺术技法,特别是剧中“旦角”的表演、有的娇柔俊俏,有的媚悦流俗,有的泼辣刁钻等等,表演动作如“甩巾转身”、“扭腰晃头”、“前俯后仰、送臂闪腰”等,充分体现出舞蹈动作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动中有稳,稳中有放,韵律舒展,连接顺畅的艺术特征,表演和谐而美妙,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别具韵味。演员的唱腔大量的使用了角、宫、徵、商四种调式,特别是在一个唱段中,竟然数个调式交替出现,确为当今所少见,音乐结构完整、严谨、新颖、流畅、令人耳目一新。

因为此戏语言通俗、幽默风趣、动作夸张、表演诙谐,演唱曲调绮丽、新颖、婉转、悦耳动听,深受群众喜爱。

随着历史的沿革,《下码头王皮戏》能够代代相传了一百六十多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说明了当地群众对《下码头王皮戏》的钟爱,听《下码头王皮戏》,唱“王皮调”成了当地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愁烦唱“王皮调”能够释放人们胸中的郁闷和烦恼;劳累时唱“王皮调”能够放松自我,排除疲劳;高兴时唱“王皮调”能给人增加欢快喜悦的情绪。《下码头王皮戏》凝聚着人们的情感,释放着人们的情怀,陶冶着自我。初时只是人们凑在一起唱唱“王皮调”,后来发展成半专业的戏班。由此可见,《下码头王皮戏》具有伴随着历史的前进步伐,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不断走向新的文明的历史价值。

《下码头王皮戏》源自民间,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了团结友谊,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进步。

《下码头王皮戏》之所以能够在东阿县流传下来,直接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和心声,它不仅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而且倍受专家的青睐。《下码头王皮戏》不仅对研究我国民间戏曲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史料,而且对研究我国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对研究我国的民族歌舞发展史同样是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下码头王皮戏》都是我国民间戏曲宝库中的一块艺术瑰宝,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王皮戏自清代咸丰(公元十八世纪)年间以来,世代相传,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为了保护这一剧种,八九十年代,当地政府每年都拨出专款支持王皮剧排演演出,并在春节期间组织到县城及镇驻地巡回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真正丰富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间的推移,1995年春节王皮剧在下码头村场院,演出最后一场之后,因经费、人员等问题,再也没在排演过。经过十多年的光景,当年王皮剧的部分老人相继去世,演员纷纷散伙,现存传承人只有李水成(67岁)陈月廷(73岁)等几位老人。即使像李水成这近八十岁的老年人因生活所迫也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73岁的老艺人陈月廷老人至今单身一人住在三间老土屋内风度残年,如不及时抢救,《下码头王皮戏》这种稀有的民间戏曲将会很快消失。

目前仅有一本《王皮传》剧本和一盒1991年录制的原声王皮唱词分别保存于李水成和村长家中;1925年《王皮传》手抄本被山东艺术研究所保存,王皮剧被列入1998年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1959年,县一中音乐教师丁福基挖掘整理《两亲家顶嘴》一剧,在济南珍珠泉礼堂向省领导汇报演出,后到热烈欢迎。参加地区业余剧团民间音乐会演,受到热烈欢迎。业余表演者曾用王皮调编演《爷俩赶集》等现代剧目,参加聊城地区会演。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收存1925年《王皮传》的手抄本。

通称“十八大姐斗王皮”,系流行于冠县、茌平、平阴等地民间的歌舞演唱形式。只有一本戏《王皮传》,写王皮匠娶了18个老婆,各有不同的残疾,他带着老婆们观灯,惹出不少纠葛。演出前先有一段《跑灯》,然后引出戏文,并穿插《李虎顶灯》、《寡妇上坟》、《卖翠花》等折。唱腔为曲牌联缀体,包括[耍孩儿](娃娃)、[驻云飞]、[序子]、[莺歌柳]、[太平年]、[清江引]等,有[慢板]、[快板]等板式。演唱时不用管弦乐器,只敲竹板配合。唱慢板时,带人声帮腔。无职业剧团。业余表演者曾用王皮调编演《爷俩赶集》等现代剧目,参加聊城地区会演。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收存1925年《王皮传》的手抄本。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推荐东阿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东阿县导航

下一篇:砖烧老鳖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