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 > 临沧市 > 沧源县

翁丁佤族传统文化

翁丁佤族传统文化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翁丁佤族传统文化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翁丁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大寨,建村历史已有200多年。佤族自称“佤”、“阿佤”和“布饶”,汉语意为山地民族。翁丁大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海拔2605米。翁丁村共有238户,1094人,其中大寨98户,457人。人均耕地面积2亩,人均收入500元(2004年)。自然环境较好,水土丰美,动植物资源丰富。

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佤族尚黑,多以黑色为主色调。妇女服饰简洁大方,穿斜襟圆领长袖短上衣或圆领中袖套头衫,长裙或短裙,腰系黑色或红色布带,小腿裹黑布,戴银项圈、银手镯、银胸牌等饰品。男子穿黑色圆领布扣开衫,肥短黑色大摆裆布裤,腰系黑色或红色布带,肩挎长刀和筒帕,烟锅倒插在背后衣领上。无论男女都包黑色包头,年轻姑娘喜欢披长发,青年男子多留长发。如今,翁丁老人基本还穿传统服饰,仅在细节上稍有变化,大部分人还自织布料,年青人服饰变化稍大。有染齿和文身习俗。

翁丁佤族主要居住干栏式结构的茅草竹木房,保留着有特色的传统建房习俗,如建房要看户主年龄是否合适盖房,根据户主排行选择建房时间,下石脚和进新房要选日子,讲究开门的方向,选材严格,进新房要举行仪式等。翁丁佤族仍然保留着夺铲点播旱谷、水牛耕田的生产方式,用杵臼舂米,用腰机织布,用杂粮酿酒。保留着传统家庭手工技艺如印染、织布、纺织、竹编、藤编等。

翁丁佤族与其他区域的佤族一样,信奉万物有灵。木鼓是他们的镇寨之宝,是可与天神对话的神器。寨桩居于打歌场中央,和木鼓房、沙拉房、神林祭祀房、鬼林等场所一样,都是祭祀和节日庆典活动的场所。主要祭祀活动有农历六月的开门节和公历6月的“围线护寨”等。传统节日有春节、护寨节、新米节等,其中春节最隆重,一般要唱歌跳舞、杀猪宰鸡,欢庆7天。

主要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司岗里传说》、《达赛玛传说》等。民歌形式多样,可分为情歌、儿歌、劳动歌、节庆歌、祭祀歌等。歌谣有创世歌、宗教歌(词)和世俗歌。音乐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舞蹈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一个乐段多次重复,并擅用滑音、装饰音、颤音,极富民族特色。主要乐器有葫芦笙、佤笛、比得利、木鼓、象脚鼓、铓、镲等。

全民性的传统舞蹈有葫芦笙舞、摇摆舞、长步舞等。葫芦笙舞有种包谷舞、蒿子舞、孤儿舞等8~10套动作,跳时顺着逆时针方向彻夜唱跳。此外,一年一度的拉木鼓、剽牛活动中,有拉木鼓舞、剽牛舞、跳木鼓房舞等以木鼓为主要伴奏乐器的舞蹈。翁丁佤族在节庆和农闲时开展传统体育比赛,项目有射弩、摔跤、高跷踢架、打陀螺、磨秋、打水枪等。游乐活动有跳土坎、过独木桥等。

翁丁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保留有许多原始生活遗迹,也承传了很多古老的生产生活习俗。2001年翁丁村被沧源县人民政府定为沧源县打造佤文化、宣传佤文化的窗口,对当地佤族聚居区的社会文化具有积极影响。

推荐沧源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佤族也感兴趣:
沧源县导航

下一篇:德昂族浇花节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