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 > 行唐

行唐口头镇歌谣

行唐口头镇歌谣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唐口头镇歌谣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唐县口头镇坐落在行唐县北部丘陵山区与平原交界处,三面环山,郜河穿山擦村而过,这个古老的集镇是行唐县北部丘陵山区的经济、文化和贸易中心,也是行唐、灵寿、阜平曲阳四县相互交往的重镇。这里山川壮丽,客商南来北往,经济、文化繁荣。工农学商兵、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一切都成为了口头歌谣创作和流传的源泉,并具有独特的艺术蕴涵。

行唐口头镇歌谣历史悠久,早在远古部落时代的唐陶氏时期,歌谣就开始在这片大地上产生、流传,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博采广纳、兼收并蓄,形成了当今的形态。行唐口头镇歌谣,反映了北方歌谣的特点,就形式上说民谣较多,民歌也多为北方流行的小调,这同南方与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即兴歌谣、男女对歌颇有所不同。从内容上说,抗日歌谣很多,小调则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劳动歌、历史传说歌、时政歌、情歌、仪式歌、儿歌等,这些歌谣是千年的文化沉积。旧时代的民间小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很广阔,其主要内容是表述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与美好憧憬,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种种知识与生活的经验等,作品中交融闪烁着朴质的生活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乐观主义精神。

1987年在这里发现了大至72岁,小至19岁的男女歌手210名,搜集到的歌谣多达2150首,其中71岁的常保柱老人(已故)就唱了216首歌谣,武庄村的李现文唱了156首歌谣,引起省市、县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市、县民间文学专家歌谣抄本进行了精心审核,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省三套集成编委会领导李盘文、宋孟寅、郑一民、叶蓬,地委副书记李国华,地区集成办负责人袁学骏等亲临指导,并热情的提了词,写了序,同年出版了《口头镇歌谣集》。

行唐口头镇的歌谣多以“打地摊”的形式出现,一般在村里和庙会、集市上进行娱乐性表演。过去,行-只要兴致所至,随时都会吟唱上几句歌谣,这些歌谣俨然已经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更把歌谣这一形式作为重要宣传武器,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的影响,导致青少年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不高。现在又随着一大部分传承人的离去,行唐口头镇歌谣已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推荐行唐更多特产
行唐导航

下一篇:石家庄“王莽赶刘秀”的传说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