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道情皮影戏
旬阳道情皮影戏是陕西安康市的汉族民间艺术,与关中道情曲种同为一系。是以板腔体为主,兼一当地小调和其他地方戏曲牌的一类由说唱音乐过度为“影戏”的剧种之一。
道情是旬阳影戏的主要剧种,据1987年10月出版的《旬阳戏剧志》记载,道情源于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原为徙歌。道情又称皮影戏、小戏儿等,主要流行在旬阳与关中语音近似的广大地域。据传,早在公元1628年—1644年(明崇祯年间)有个名叫白米虫的人将道情戏由关中带至商县并流传于安康、旬阳。公元1760年(清乾隆25年),安康西路人赖世魁从关中学会道情戏,回来后建立道情皮影班,聘人整理剧目流动演出。自此,道情皮影戏唱风日盛,广为流传。1851年—1874年(咸丰、同治年间),旬阳的赵家班远近闻名,常年活动(《陕西戏剧志安康地区卷》记载)。
据1996年出版的《旬阳县志》记载,民国时期,以县城张喜娃子最有影响,民间素有“皮影子打架,喜娃子说话”之说。传旬阳当时名宦李啸风,对喜娃子唱的《白玉奴挂画》非常赞赏,其言“文词优雅,唱腔逶婉”。另一与张喜娃子齐名的皮影艺人为庞世堂,与张喜娃子同出一师(庞之父)。庞世堂自幼从父学艺,无论是“拦门”,还是“场面”(即文武场),样样精通。
建国后,旬阳道情受到重视,得到更好发展。道情艺术在由“亮子”搬上大舞台的过程中,从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诸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而有效的继承、革新和发展,使道情戏出现了新的局面。
旬阳道情皮影戏的唱词多是“七字”和“十字”句。
唱腔主要板式有:[安板](有软硬之分)、[慢板]、[浪头]、[二六板](或称“流水”)、[代板](即尖板)、[滚白]、[钉缸调]、[道课子]等十余种。根据需要有时插用一些民歌小调。
丝弦曲牌有:[点点花][柳青娘][梳妆台][寄生草][风如松][扫佛堂][大开门][小开门][雪花飘]等十余种。
唢呐曲牌有:[清水令][大开门][玻璃盏][将军令][芦毛令][四合四][三枪][大登殿][满江红][雪花飘][梳妆台][大尾声][小尾声][耍孩儿]等。
打击乐曲牌有:[倒脱靴][乱石窖][金钱花][南瓜菀][上山岭][下山岭][慢五锤][拥锤][翻山鹞子]等。
伴奏乐器在早期有渔鼓、皮弦、梆子、碰铃等。后来又增加了唢呐、板胡、竹笛等。伴奏乐器多为兼司:鼓司一人兼渔鼓筒和碰铃,正调皮弦(五度音定弦,内弦为so、外弦为re)一人,反调中音板胡(五度音定弦,内弦为do、外弦为so)一人,竹笛一人(兼唢呐),梆子一人,其它铜器(锣、钹、小锣)分别由皮弦、板胡兼司。
有造诣的艺人们,很讲究唱腔和器乐的配合。其唱腔刻画人物,表现剧情丰富细腻,或高昂激越,或缠绵,或愤怒,或悲切,或喜悦,或诙谐,峰谷跌荡,起落有致,令人忘神入情。其乐器接腔送调、烘托气氛,准确切贴。或布阵列队,或鏖战厮杀,或情深意长或仇恨万般,或幽静,或喧闹,或宏大,或细致,无不恰到好处。道情腔调更有特色者是“麻黄”,每种板式一段唱词后,全台艺人合唱一腔,其韵逶婉,其调清澈,其势浑然,其情沉厚,每遇静夜作唱,回荡街巷,萦绕村野,可谓三日不绝。
旬阳处于南北交界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南北兼容的文化。旬阳民间戏曲曲调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旬阳道情皮影戏是流传在旬阳县境内一项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戏曲,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内容和形式、题材和体裁、风格和色彩都体现出丰富性、兼容性和独特性的特征。
1.旬阳道情皮影戏由于长期流行于农村,受民间其他艺术的影响,仍保留着许多民歌小调的曲牌和表演形式,以说唱为主,委婉动听,表现出一种朴素、自然、和谐的独特风格。
2.唱腔方面,“拦门”艺人一人演唱全部角色,更有特色的是每段唱腔之后都有和声放腔,俗称放“簧”,全台艺人合唱一句号子,其腔逶婉,其调溃潞,其势浑然,其情沉厚。旬阳县道情的唱腔刻画人物,表现剧情丰富细腻,或高昂激越,低回缠绵,喜怒哀乐,峰谷跌荡,起落有致。无不惟妙惟肖,令人志神入情,其乐器接腔送调、烘托气氛,准确切贴。
旬阳道情皮影戏是一项十分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旬阳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对于贯彻落实国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研究汉水文化和陕西民间文化,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乡村文化相对沉寂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