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 > 炎陵

炎陵客家山歌

炎陵客家山歌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炎陵客家山歌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炎陵客家山歌,是炎陵客家人用其特有的方言编唱的一种民间歌谣,是中国民歌中少有的艺术品类。极富特色的客家语言,极为细腻的感情色彩,婉转柔和的抒情,高亢奔放的音韵在客家山歌中交相辉映。2008年,炎陵客家山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陲,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境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气候舒适,民风淳朴,因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客家人”(汉族中独特的民系,宋代时,由原居于中原大地辽阔的河洛—黄河、洛水一带迁徙而来的人群,目前已遍布全县各乡镇,占全县人口的70%)和炎陵原有居民融合而衍生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既保留了历史悠久的古代中原汉语音韵,同时又不断吸取、融合当地先进历史文化的精华,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厚独特的“炎陵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和其他民歌一样产生于口头,流传于民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起源于中原腹地,成形于粤、赣地区(现在散居在炎陵县的客家人,绝大多数是粤、赣等地客家人的后裔),发展于炎陵的客家山歌,同样来源于劳动人民之中,反映着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在田野山林劳动之余,或是完成一天劳动的回家途中,客家人用唱山歌这种表现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愉悦的心情。同时,客家山歌也是客家情歌,它反映了客家人爱情生活的每个阶段,如客家妇女通过唱山歌倾吐自己的苦情,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从客家山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客家人的情怀和性格。

客家山歌,不仅是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同时也是客家人的口头语言文学形式,极富客家人的特色。其客家语言,又称“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语系之一。客家人成为汉民族的一个独立民系,与客家话(客家方言)是分不开的。客家人虽然没有形成和留下文字,但其语言却具有显著的特征。第一,客家话是以周语为基础,在中川古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显带有唐宋古语的基本特点。第二,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它不断地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中汲取了某些成分,从而形成了略带区域性的客家话。第三,客家话语音优雅悠长,柔和缠绵,很富有磁性,并且保留了完整的平仄上去入声。另外,客家话词汇中某些较古的词语在普通话和别的方言中已经找不到,但还保留在客家话的口语中。

客家山歌以比兴、双关见长,文采极致,且形态多样。本体山歌是客家山歌的重要形态,绝大多数山歌都属于这种形态。还有一种就是散板唱的山歌,节拍很自由,句法不讲究,可长可短,最短的句子只两个字,最长的句子可达几十个字,这种山歌又称为山歌号子。另外,还有叠声山歌、叠句山歌、尾驳尾山歌、问答式山歌、绝气山歌等多种形式。

炎陵客家山歌更是上承《诗经•国风》余风流韵,与唐诗、宋词、元曲并行发展,至明代已十分盛行的、如今仍保持着古代中原汉语音韵的、可念可唱的一种民间歌谣。较似七绝和竹枝词,情调婉转柔和,重于抒情。千百年来,客家人在“冈头溪尾,肩挑背荷,竟日往复”的即兴吟唱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炎陵客家山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注重客家的民俗性,有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鲜活的炎陵山区色彩,呈现出“客性”与“山性”的完美融合。炎陵客家山歌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分有:苦歌、情歌、劝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按风格分有:高腔、平腔、低腔等。“比兴”“双关”是炎陵客家山歌的基本表现手段,“叠声、叠句、绝气、驳尾、问答式”是炎陵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形态。

炎陵客家山歌在全县境内广泛传唱,是炎陵县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民俗文化,其流传悠久,影响深远。

最初,唱山歌并无伴奏乐器,仅用树叶作准乐器和着歌声即兴发挥。随着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山歌逐渐进入群众文化领域后,出于对山歌的改革创新,文艺工作者们便有意识地加进了竹笛、二胡等小型乐器,以丰富山歌的艺术效果,但其中仍然以树叶领奏,这样,既保留了原始的“山性野味”,又赋予了山歌新的内涵。不过,人们在劳动之余,田野之上,树旁河边随感而发的时候,最多的还是信手拈来,用树叶为山歌“伴奏”。

炎陵客家山歌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劳动歌、娱乐与逗趣歌、叙事歌、酒歌、孝歌、学教歌、骂歌、情歌、儿歌以及红色歌谣等。

炎陵客家山歌属于客家文化的特有部分,与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容多以表现爱情生活、倡善劝恶为主,用问答、即兴对唱、树叶伴奏的表现形式,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真实地反映了客家人热情奔放、机智风趣、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2008年,炎陵客家山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炎陵县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推荐炎陵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客家也感兴趣:
炎陵导航

下一篇:澄城鼓吹乐艺术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