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祠祭祀活动
张家祠祭祀活动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氏家族祭祠拜祖起源于明朝盛于清朝和民国。张氏家族先人从山东迁徙定居张老家后,始祖铎生始迁祖张兴,张兴生子张表,张表生子张守文,张守文生四子:长子张珙、次子张琦、三子张玠、四子张珮,四大门派繁衍生息至今。现在张氏家族近10万人口都是这四大门派的分支流派。解放前祭祠拜祖四大门轮流值年,四年轮回一次,不管轮到哪门他们都十分重视,杀猪宰羊置办酒席。提前几天运到祠堂伙房里,专等祭祀时招待前来祭拜人员。随着时代风雨变化,祭祠拜祖亦经兴衰,从民国末年至改革开放前近半个世纪里,祭拜活动一度中断。祭祠拜祖是张氏家族的一项重大活动,参加祭拜的人员大都是各门派中有名望的乡绅长老。祭拜的前一天,轮流值年的门派就布置好祭堂,供桌上围上华丽的绸缎、彩带,祭拜的当天,五生祭品、糖果馔盒、饭羹肴酒等各种祭品一应俱全放在供桌上,前来祭拜的人员,衣冠整齐、彬彬有礼、神态庄重的听从主祭人的指挥行跪拜礼,敬香焚纸。四大门派参祭的人员很讲究礼仪,有秩序的列队如场,主祭人(德高望重、文化深厚的人)宣布祭拜开始,领祭的人(一门派一个有名望的人)和祭拜人员(四门派人员相等)各就位,此时唢呐高奏、鞭炮齐鸣、礼花齐放,震天撼地。接着各领祭人员盥洗、上供、献茶、敬酒、焚香、点纸,然后依次宣读祭文,参拜人员三叩九拜,同时乐师登堂奏乐。张氏家族的祭祠拜祖反映了张氏族人的道德风尚、传统习惯和宗教观念,继承着张氏先族的知识、智慧,寄予着理想和希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