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元堂传统中医药文化
震元堂传统中医药文化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病不看胡宝书,不吃震元堂的药,死了口眼也不闭。”流行在绍兴民间的说法,反映出震元堂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也显现出震元堂的中医药有其独到之处。
震元堂药店,始创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创办人杜景湘(浙江慈溪人),地址绍兴城内水澄桥北首(今解放北路胜利路口)。
早起震元堂与其他药材行一样,同是“前店后场”式经营格局,以销售配方和自制中成药为主,其品种达324种。经营的中药饮片、丸散膏丹、人参、鹿茸、燕窝、银耳等1000多个品种。尤以销售自制大补药驰名,据民国23年(1934)账簿记载,是年大补药销售18628帖,以时价每帖1.28元银币计算,年销售额合银币二万三千八百四十元八角四分。又所制人参再造丸、圣济大活络丸、小儿回春丹、建神曲、参贝陈皮丸等,销售额均大。绍兴府城的著名药材行有“五行三拆兑”之说。震元堂为其中“三拆兑”之一,其规模素为府城药店之首。
震元堂讲究中药之切、炒、炙、煅、制为其特色。在药材选用上重视规格质量,讲究道地药材,诚为“有方皆法古,无物不藏真”,以“真”字博得社会信任。震元堂“货真价实,真不二价”,名闻遐迩,民间誉为“金子招牌”。
60年代后期,卫生部规定,商业单位不准自制成药销售,取消“前店后场”,中成药均由中药厂统一生产供应,但中药材选料重视道地药材和质量要求不变,饮片临方炮制更是精益求精,而震元堂自产中成药因此退出市场。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变迁,生产工业化和老药工的退休、离世,震元堂保“真”传统工艺与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2009年6月震元堂传统中医药文化被列入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