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吊灯习俗
忠信吊灯习俗是流传于广东省连平县忠信地区,即忠信镇为中心的周围6镇。是忠信民间在长期的历史变革,交流融汇和区域风情的影响下形成的,忠信吊灯习俗是忠信地区广大民众为了祈盼人丁兴旺,庆贺人类繁衍壮大,借“灯”“丁”谐音的蕴意,元宵节挂灯的习惯和孝祖敬宗的仪式组合而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习俗,相传已有600多年历史,即形成于元末明初时期。
忠信吊灯习俗由放灯绳、买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六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时间不同,跨时较大,约有10多天,其中有八音锣鼓演奏宴请、舞龙狮等热闹场面,十分壮观。
忠信吊灯习俗借物寓意,寄托祈盼,蕴含人本意愿,它记载了当地许多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以及许多民间传统的祭祀礼仪文艺活动形式和地方规矩深具人类学、历史文化、民俗学等研究价值。
忠信吊灯习俗,花灯虽然为媒介,但却一直贯穿习俗始终,其独特的手工艺制作和新颖的装饰造型则具有一定的艺术研究和审美价值。
忠信吊灯习俗还有凝聚民心、维系团结,怡情乐性的教化作用,唱主角的花灯还有品种贸易的经济价值。
忠信吊灯习俗历史悠久,扎根民间,虽然几经起落,但还具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仅满足了民众心中的良好祈盼,抒发敬祖情怀,还对增进宗族团结、民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大大丰富了民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忠信地区一笔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