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珠海 > 斗门区

装泥鱼习俗

装泥鱼习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装泥鱼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装泥鱼习俗是广东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习俗,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在斗门区乾务镇广大滩涂地区广为流传。但即使在“装泥鱼”的发源地斗门,现在了解“装泥鱼”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乾务镇会“装泥鱼”的村民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香山县志》卷十四中对这种不知名的小鱼进行了描述:“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为花鱼长期在滩涂上活动,体表颜色与海泥接近,所以乾务镇虎山村一带的村民习惯把“花鱼”称作“泥鱼”。泥鱼的市场价格约为110元/斤,有很高经济价值。

珠海市斗门区宣传部获悉,有着240多年历史的传统习俗“装泥鱼”,日前正式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光灼热,海风吹拂,几十个头戴斗笠、脚踏泥板的身影在近海浅滩穿梭游弋,被夕阳剪出一道道狭长的侧影。起源于斗门区乾务镇的“装泥鱼”习俗是当地一项集手工编制和捕鱼技术于一身的汉族传统渔业生产习俗,极具地方特色,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项习俗已被正式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初是钓,但未找到合适的钓饵,后来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的先人们便以“装泥鱼”为生,他们将大批的鱼贩运至中山江门新会台山等地区,成为当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贸易形式。直到上世纪中叶,虎山村90%的农村家庭都以卖泥鱼所得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经常成群结队外出捕鱼。至今当地村民还把广阔的滩涂亲切地称为“泥夹万”(粤方言,意思是指滩涂上的银行)。现状“装泥鱼”用的鱼笼。“装泥鱼”习俗濒临失传。

编鱼笼,不仅选材和工序讲究,还要求编织者要有一套娴熟的手工技巧。一般鱼笼要求长18-20厘米,直径8厘米。泥鱼在东莞又名花鱼,一般生长在沿海一带,而“装”泥鱼是广东东莞一带独特的捕鱼方式,“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就根据泥鱼喜欢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特制的泥鱼笼设有机关装置,内附一环带齿暗器,形如漏斗状向内伸,当泥鱼误闯入笼中后,再怎么狡黠聪明,就再也逃脱不了。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工繁殖泥鱼技术的推广,装泥鱼这一习俗已逐渐消失,漳澎村工作人员说道:“以前漳澎有很多人都会装泥鱼,小的时候也和大人一起去装过,现在除了新沙、角尾两个自然村的少数靠打鱼为生的‘疍家佬’,几乎看不到村民再装泥鱼了。”

推荐斗门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习俗也感兴趣:
斗门区导航

下一篇: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