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汕尾 > 陆丰市

紫竹观道教音乐

紫竹观道教音乐

陆丰紫竹观道教音乐源远流长。远在晋代道教卢循等起义失败,部分余众分散到海陆丰,散居于沿海港门及岛屿,史称“卢亭”。从那时起,海陆丰就有了道教、道徒及其道观、道乐等。紫竹观源于宋代甲子门的玉清宫,清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迁于陆丰县东海窖菜园仔称“觉生堂”,原址保存至今。清乾隆期间,又再迁于今陆丰市河西镇湖口大峰山,改“觉生堂”为“紫竹观”,俗称“湖口庵”。紫竹观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多平方米,整体建成前中后三殿,前殿供奉“王灵官”;中殿“玉皇大帝”,左右有吕纯阳邱长春等道教祖师,属全真教龙门派之法脉。

紫竹观道教音乐分为两部分:一为道徒早晚课读的仪礼配乐;一为神诞法事的法乐。其吟唱音乐全照-,历代相传,一字无改,唱声曲折,故俗谚称“聪明戏仔,鲁笨师公”。谓其故守传统,不知变化。然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值得称许。

早晚课读的音乐,用吹仔为主奏。打击乐方面配以云锣、三音、小镲、七响、檀板、木鱼等;弦乐方面,配以大管弦、凤凰筲,或加以古筝,近代又加扬琴、三弦等。曲调婉约、清新。舞蹈身段飘逸,禹步轻盈。令人有飘飘欲仙的感受。斋醮音乐,则配以大鼓、大锣、大吹以及大钹、大镲等,气势如虹。响彻云宵。极具穿透力,令人豪情万丈。

曲牌丰富,有早课颂经曲(全套)、晚课颂经曲(全套)、三官经曲(全套)、清静经曲(全套)、南斗经曲(全套)、北斗经曲(全套)以及玉皇忏(全套)和三元忏(全套)等曲目共二百二十多首。可连奏三日三夜,谓之“三昼”。海陆丰旧俗,民众把看塗脚戏(即道教音乐所演奏的戏)和地方戏(棚顶戏)相比拟。其文化娱乐价值应以重视。

道教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对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一个卓越的贡献,道教音乐源于道教经曲念唱,它曲调优雅,超凡入胜,深受人们的喜爱。她的道经曲调主要源于浙江普陀山道观。以后逐渐融入海陆丰地方戏曲音乐,从而形成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海陆丰道教音乐,特别是北斗经曲,更足具海陆丰特色。近十多年来,当地文化部门将道经曲整理成音谱并加以研究,1999年4月并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部作为广东省道教音乐的主要代表作编入史册。同年10月参加首届广东省道教协会在广州花都圆玄道观举行启建万缘法会设坛汇演,受到国家、省协会领导的好评,并发礼品,永为纪念,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间音乐艺术宝库,并为研究广东省民间音乐的渊流提供了宝贵资料。

陆丰紫竹观道经曲调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极具学术研究价值。近十多年来,紫竹观大部分道经曲的研究,己取得相当成果。不但具有很高的音乐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在人类伦理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同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不但为本乡本土的人们所喜爱,而且受到海内外友人的高度赞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紫竹观道教音乐是本地人生命形态的体现,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具有文化身份认同的意义。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推荐陆丰市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道教音乐也感兴趣:
陆丰市导航

下一篇:雷州音乐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