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安顺 > 西秀区

安顺唱书

安顺唱书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顺唱书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顺唱书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主要分布于贵州安顺旧州、詹家屯、九溪、吉昌屯、雷屯、郭家屯、张家屯、魏旗屯、丁旗屯、乐平、五里屯等屯堡村寨,尤以西秀区各乡镇屯堡村寨最为密集。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距省会贵阳90公里。处于贵州省中部偏西,总面积约1710平方公里,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梯级状斜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以高原丘陵、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早在明王朝调北征南时,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在阿达卜择地修建安顺城池,至使安顺方圆一带成为明王朝军队的大本营。朱元璋为了巩固边陲,采用了征剿与安抚相间的策略,并积极推行屯田制度,颁旨屯军和家属就地立寨安居。洪武二十一年第二次征南后,又从江南各省大量移民来黔“填南”,这样就由屯军和移民构成了密集型的自成体系的屯堡村寨。同时,屯军和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桑技术,也将汉文化逐渐渗入了长期封闭的聚居地。时至清王朝初期推行“改土归流”时,大批汉人又涌入安顺,也将当时广为流传的讲唱文学注入了屯堡村寨,正是受到汉文化和讲唱文学的启发,当时的私塾先生收集了一些民间故事编写说唱本为学生说唱,因为唱词用七字句和十字句排韵,段落之间内容采用五字句纯正方言道白,这种有韵律性的节奏、概括、小结、评说的手法,是民间说书曲艺结构的一大特点,唱腔音乐用原生态民间小调搭建框架,以“一人多角”的曲艺体例说唱故事,演唱质朴,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同类型民间山歌,唱而不白,而“贵州方言”白而不唱,民间唱书既唱又白,显出较丰富的表现手段,因此很容易被听众接受和喜爱,经过江南水乡文化和安顺山地文化的融汇,到清朝光绪年间,唱书趋于完善定型,最终成为屯堡村民在劳作之余自娱消遣,寓教化愚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下来。

安顺唱书反映的内容比较丰富,大部分唱本是把流传较广的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作为编写素材,也有一部分唱书是根据古典小说的章节进行编纂和对一些戏曲脚本改编移植而成。唱本反映长篇故事,采用分“回”说唱的方法编写。唱本说唱分“回”,分“节”或分“段”的故事,皆用说白点明时空或情节的转折。唱本说唱是以唱为主,说为辅,说唱者手持唱本,不用任何乐器伴奏说唱。唱腔音乐以原生态民间小调为框架,曲调与方言出现倒字失意时,可随即变化曲调正字达意。唱腔音乐结构皆是四句一反复,俗称“四句反头唱法”。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的有:《蟒蛇记》、《张四姐大闹东京》、《双上坟》、《五美图》、《八仙图》、《孟姜女哭长城》、《鹦哥记》、《开宗义》、《后八仙图》、《三元记》、《王玉莲征西》等。历史故事的有:《金铃记》、《彩楼记》、《四下河南》、《白鹤传》、《洛阳斩单》、《秦琼哭尸》、《王氏哭夫》、《单金莲哭父》等。取材于古典小说的有:《关云长单刀赴会》、《吕布戏貂禅》、《刘备过江招亲》、《刘备哭桃》、《华容道》、《关羽》、《姜子牙》、《哪吒》、《武松》、《未央宫吕后斩韩信》等。根据戏曲脚本移植改编的有:《水打兰桥》、《大孝记》(又名《天仙配》)、《西厢记》、《柳荫记》、《马前泼水》、《宝莲灯》、《白蛇传》、《秦香莲》、《红灯记》(又名《包公怒斩五宣王》)等。

安顺唱书的内容注重宣传“忠、孝、礼、义、仁”,提倡与人为善,德福一致,使听众懂得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遵守的道理和规则,在培养以正压邪的道德观念方面均起到了“伦理”教育的作用。它对固化屯堡村民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培养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团结村民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的氛围中参加村内事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安顺唱书能够保留固有不变的形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至今,屯堡的地域条件是一个不可或缺原因,屯堡较长时期地处周边属地的包围,加上交通环境的落后,相对地说它与外界的传播和交流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唱书是安顺民间广大屯堡村寨流传的一种业余文娱活动,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无传统意义上的师承关系。一般是父传子,子传孙……只要爱好,皆可学习。代表性传承人有朱兴田、顾之炎、王厚福、朱正全、刘继昌等。

安顺唱书目前已经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老辈说唱艺人大多作古,能够继续说唱的,仅存为数不多的65岁以上的村民。显然,安顺唱书已经处于后继乏人的弱势境地。较长时间以来,艺术界的专业人士和文化行政部门对安顺唱书缺乏深入研究和必要的扶持,但它现在仍然处于无序的自然流程之中,大有失传的危险。

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

推荐西秀区更多特产
西秀区导航

下一篇:天柱阳戏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