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达州市

达州“元九”登高节

达州“元九”登高节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州“元九”登高节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州“元九”登高,是绵延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一项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初九,达州全城数十万人清晨倾巢出动,登高踏青,野炊山间,极目远眺,日暮尽兴而归。攀高望远,既是纪念先贤元稹,又是借此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往岁的不快,迎来新年万事畅达。2009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关达州人“元九”登高习俗的由来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一种是为纪念玉皇大帝。古时达城翠屏山上有玉皇大帝庙,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每逢该日,达州人便上山烧香,为玉皇过生。另一种是为纪念元稹。相传公元815年,元稹(唐代诗人,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人稀地僻、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正月初九,元稹离别达州。相传,当天全城父老倾城出送,元稹沿州河渐行渐远,百姓登临翠屏山向元稹挥泪告别,依依难舍。从此以后,每年正月初九,达城民众便群登翠屏山,以示怀念。因元稹排行第九,称元九,正月又古称元月,初九乃元稹离达日,故亦简称为“元九”。因此,“元九登高”相沿成俗,延续至今上千年。

在明、清、民国时期,“元九登高”以登达州城河对岸的翠屏山为主,每年正月初九,百姓们合家出游,踏青游春,各得其乐,文人们赋诗作画,缅怀元稹,山上有不同门类的民间艺人表演技艺,还有不同特色的地方名小吃摊,可谓琳琅满目。

1949年后,“元九”登高仍在延续,每年正月初九,人们自发的涌向翠屏山。清晨,达州城内万户空巷,人涌如潮,背筐提篮,扶老携幼,笑语声喧,拾级登山,热闹非凡。午间,满山遍野的绿荫丛中,穿紫戴红诸男女老少,或三五一堆,或九十成群,席地围坐而餐,把山林妆扮得花团锦簇,极为壮观,其盛况全国罕见,登高的市民每次多达数十万人。文革中,“元九”登高曾一度沉寂了。进入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元九”登高转移到凤凰山,达到了鼎盛时期。凤凰山上建起了元稹纪念馆和元稹塑像、长廊、楼台亭阁等多处景点。2006年6月,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元九登高节”,并将每年正月初九确定为达州市市节,使这一沿袭了一千多年的民间文化习俗活动固定化。2007年2月25日至27日(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达州市举办了首届“元九登高节”。2008年达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决定把“元九登高节”打造为达州市的名节、名片,确立了“年年登高、人人进步”的登高节主题,修建了元稹纪念馆和元稹广场,新建了“六相广场”(纪念包括元稹在内曾在达州任过不同职位的历代宰相);改善了与达城相连的凤凰山、火烽山、翠屏山的基础设施;包装或开辟了新的景点;在节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娱乐健身活动。登山的主题,也由单一的凭吊元稹,纪念元稹,发展成为名特小吃展销,名优产品展示,群众赛诗会、文艺表演、广告宣传、招商引资等等。“元九登高”已经成为了融文化、体育、旅游、商贸等众多项目为一体的大型历史文化活动和时尚活动,辉映出“和谐达州”的盛景。2008年登凤凰山的百姓更达空前的30万人。登高的市民也不仅仅是达州本地的市民,来自重庆陕西辽宁河南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市的登山爱好者前来参加登高比赛,极大地扩大了达州“元九”登高节的对外影响力。登高的主要场地也早已由翠屏山转移到了凤凰山、火峰山、雷音铺、铁山、龙爪塔、鹿顶寨等等,只要有山,均有登临之人。到2009年,“元九”登高节,逐步完成了由过去群众自发组织到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转型。2011年全市参与登山的群众达48.4万余人,2012年有逾60万人参加了登高活动。

达州“元九”登高,把唐代大诗人元稹作为纪念的对象,实际上体现了人民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官员德政的向往,体现了人民朴素的情感。元稹的诗文不但引起我国世代人们的景仰,还引起外国友人学者的尊敬,足见其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元稹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歌是现实主义诗歌,与百姓贴得很近,能唱能诵,自然受到喜爱,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人们纪念元稹,也体现了人民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崇敬。

达州“元九”登高也展示出巴人善歌舞,骁勇善战川东民俗民风的显著特点。达州多山,市民于正月初九登山,可显示力量;在山顶歌舞,可显示迎春的喜悦和对丰收的祝愿。达州“元九”登高是市民每年春节后的第一次集体出游,是一次迎春踏青活动,常常是全家三代人一起登山游玩野餐,体现了家庭和睦的气氛,延续一天的喜庆快乐活动,表现社会和谐的幸福。“元九”登高所登的凤凰山高800—900米,是一座较高的山,市民们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春日阳光,登山活动其实也成了一次快乐的健身活动。

推荐达州市更多特产
达州市导航

下一篇:余门拳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