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岑巩县

岑巩赶社

岑巩赶社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岑巩赶社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赶社,位于岑巩县东北部的羊桥土家族乡除了在社日吃社饭外,还有赶社的习俗。岑巩县位于黔东南州东北部,贵州高原东部,处黔东低山丘陵中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下黄土至小顶山一带地势教高,县境大部为低山丘陵,最高峰北部边缘小顶山海拔1359.9米,面积1486.5平方公里。有汉、侗、苗、土家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12%,是华东、华南进入大西南的主要交通要道,湘黔铁路、320国道、GZ65号高速公路、舞阳河沿县城穿过。岑巩县属低中的丘陵地貌、寒武溶岩地质,中亚热带到南亚热带气候型。全县有常年流淌的江河二条,是一个苗、侗土家、仡佬等多民族杂居县。

赶社吃社饭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唐宋,一直流传至今,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按文献记载,农历每年立春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但土家族人祭祀的却是地藏王傅罗布。据《戴氏族谱》记载:“戴氏之先出自子姓,为殷商之后。”又载:“匡义祖婆万氏于江西黄州府麻城县。吾伦祖文明学士,六经皆通,至唐末年昭宗皇帝中和二年,文改武职。奉旨开辟湘黔云贵大道,于黔东南镇守关隘,练兵习将,镇守青溪鸡鸣关,又设为夜鸣关。帝诰封信义国也,威远将军之职,子孙繁衍。”羊桥土家族乡的戴姓人,均为土家族,说明生活在羊桥的戴姓家族人至唐时就已从江西迁来居住。据羊桥土家族乡郑福村弯刀冲组村民戴大银老人介绍:“戴姓土家族祖籍由江西迁到多个地方后,一部分辗转来到这里,因此地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山羊、野兔、野猪等较多,是理想的天然狩猎场所,所以就在此长期居住下来。在社日“赶社”吃社饭的习俗是老一辈来到这里时就传承下来的,主要是为了祭祀地藏王傅罗布。相传,地藏王傅罗布是人间大孝子,功德无量,当上大官分管地府。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身上穿的全是筋筋柳柳,象叫化崽一样,吃的多半是汤汤水水,人生得很瘦小,街坊上的人都看不起他家。有一年,地藏王傅罗布的母亲被人诬陷,打下了牢狱。这时他已成了亲,生了崽女,家中生活更是贫寒,有上顿无下顿的,拿不出钱来赎回母亲,只好让她长期坐牢。为了救活母亲,傅罗布天天四处讨饭,把最好的送给母亲吃。残汤剩水才留把婆娘崽女们吃。崽女们因肚子饿,常常等候在大门边,见父亲一讨饭回来,都围上去,抢着要吃。为了保证牢中母亲不受饿,后来傅罗布想了个办法,即用带有味道的蒿菜盖在饭上,哄崽女们说:“饭中有毒,吃了肚子痛。”崽女们信以为真,再也不来抢饭吃了,从此后保证了母亲用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傅罗布,每年春分季节,蒿菜发芽的时候,都去打来参在饭中用,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的“社饭。”

每年,逢社日赶社这天,羊桥土家族乡的土家人一早就穿戴一新,从四面八方走20多里的山路来到土家人居住较为集中的羊桥村街上和一个叫“地漫”(今属铜仁地区)的村子赶集。“赶社”内容相似于今天的赶集,时间在每年农历立春的第五个戊日。中午时分,集市上已人山人海,热闹起来,有卖糖食果品的,有卖山货土特产及日常用品的,摆着各种商品的摊子一个接一个,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还有卖制作社饭用的蒿菜、野葱、花生等原料的,大家把自己带来的山货、土特产等商品卖出后,又购买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人人笑容满面,友好交流,和谐相处。更有那青年男女借一年一度“赶社”的日子,相互传递信息,谈情说爱。下午的时候,大家买好各自所需的做社饭用的食品和配料后,陆续赶回自己的家中,家家户户准备着做社饭。

做社饭主要是由家庭主妇制作,用的主要原料有糯米、籼米、腊肉豆腐干血豆腐、花生仁、野蒿菜叶,春芽树嫩叶,野葱及大蒜叶等,其余佐料因人而异。有钱的人家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蒿菜、野葱、腊肉、豆腐等用料在社市上买,没有钱的人家,蒿菜、野葱带上家人上山去采,山上有的是,豆腐自己做,没有腊肉就不用。制作方法:用糯米、籼米各2.5千克作为主品,腊肉、豆腐、花生、蒿菜野葱、大蒜等作为配料。先用清水将糯米洗净,再用温热水将糯米浸泡15—20个小时,取出放在簸箕里面滤干。然后将籼米用清水洗净,放入快要烧开水的锅中,煮至籼米半生不熟的时候,即取出用簸箕将米汤滤出,取1千克花生仁用青油炸得酥脆芬香待用,把2千克腊肉和4块血豆腐洗净煮熟切成小颗颗。用1千克洗净的野蒿菜叶用菜刀切成细末,用纱布包住在水中用力揉搓,将叶中苦汁洗净、挤干,再用刀把野葱、大蒜叶、春芽树嫩叶各0.5千克切成细末。准备停当后,用一个稍大点的簸箕将浸泡滤过的糯米、燎过的籼米,切细后的腊肉、血豆腐、野葱、野蒿菜、春芽树叶、大蒜等全部混合拌匀,再放上适量盐巴及少许熟猪油,翻拌匀后用勺子将社饭放在甑子里面,上面用锅盖罩严实,用大火蒸熟即可,冷热都可食用。这种社饭具有特殊芬香,美味可口,增进食欲,存放十天半月不会变质。特别是冷却后再进行重复炒热来吃,更加味美,吃了经久不饿,有补体中气不足,益脾健胃的功能。“社饭”做好后,就是开始吃社饭了。土家人吃社饭是很有讲究的。饭前要祭祀祖先及火神、灶神、土地神等。在蒸社饭的时候,同时在灶边,院坝旁的土地旁烧上三柱香、一盏纸,用来祭祀灶神及土地,保佑全家出入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衣食无忧。用三颗腊肉丢入火中祭祀火神,保佑房舍免受火灾。社饭蒸熟后,先在堂屋中央神龛前摆放一张八仙桌,用碗盛上半碗社饭放在八仙桌上,桌面摆上12个酒杯,代表一年12个月,如果润月就摆13个,以及5双筷子,每个杯中倒入适量酒,再将糖食果品用盘子盛好摆放在桌上,神龛上点燃三柱香,将火纸点燃烧净,祭祀后将杯中酒倒掉,再斟上刚沏好的净茶贡奉,撤下供过的社饭和糖食果品等,整个祭祀就完毕了。社日吃社饭不能在大堂吃,只能围坐在土家的火铺上吃。火铺形同烤火用的火箱,中间烧火用的面积约1平方米,上面架上铁三脚,用来烧水、炒菜,四周用石板围住,石板 用木板铺成。火铺分上方、下方及两厢,座次很是讲究,不得随便乱坐。全家人围着火铺吃社饭时,上方为宾客座位,右厢为寨老和长辈座位,左厢坐家人。下方一般不坐人,即是坐人也就是家庭主妇。家庭主妇不同时在火铺上吃饭,在一边做盛饭、倒水之事。吃社饭时,要佐以酒菜,主客要相互敬酒,边唱边吃边聊。吃饭时,大家有说有笑,摆谈各种生产生活趣事,其乐融融。盼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土家人不但在社日吃社饭时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共餐,同时还将做好的社饭当作馈赠佳品送给亲朋好友,取来年顺昌,大家共庆的之意。

解放前,岑巩县羊桥的土家人比较重视赶社和在社日吃社饭,每年社日都聚集在羊桥街上赶社。解放后至今,羊桥乡的土家人在羊桥街上赶社的人逐年减少,而多到地漫去赶社,因而在地漫赶社的民俗得以保留至今。社饭因具有特殊芬香、美味可口、益脾健胃的功能,长期以来,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在社日吃社饭的习俗也随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经济的发展,妇女外出务工的增加,社饭传统的制作手艺只在少数农村老年妇女中传承了,目前在羊桥乡的郑杨树、注溪乡的衙院村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方法。

赶社是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的土家人约定成俗的习俗,赶社的地点在羊桥乡羊桥村和地漫寨子比较集中的地方,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羊桥乡因赶集次数频繁,社日赶社的人已逐年稀少,但一年一度在地漫赶社的民俗还一直保留至今,但规模和人数已不如以前,赶社习俗濒临失传的危险。

推荐岑巩县更多特产
岑巩县导航

下一篇:三月坡

返回电脑版